2 今年2月,从沁园收购后静默多时的他突然走进了央视《新闻联播》。而把他推到央视镜头前的,是他三年前投资的浙江蓝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这家位于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的企业,三年前还是一家只有10多人的小微企业,籍籍无名,这次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名声大振。 “危机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否则我们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叶建荣说,因此对中小微企业来说,每一次危机就是一次机会。 当时,面对全国医用口罩的巨大缺口,蓝禾大年初三便率先开工,并开出平时4倍的工资,想方设法增加人员全力生产。企业成本增加了,但口罩出厂价格始终不变。蓝禾还第一时间向武汉捐赠了10万只医疗外科口罩。 蓝禾缺人,叶建荣从自己的公司征调了50多名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支援,很快在蓝禾开工了8条生产线,使口罩日产能从之前不到5万只,提高到60万只,产能跃升至浙江省内同行前列。 “危机面前,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做旁观者。”叶建荣说,这一次疫情期间他基本都在蓝禾上班,也确实比别人看到了更多口罩之外的市场机遇。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疫情防控物资供应,他投资的另外一家企业——爱科特环境电器有限公司也加班加点生产带有消毒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等产品。 “这家工厂大年初二就开工了,给武汉雷神山、火神山的医院生产空气消毒器。”叶建荣说。 疫情爆发给医疗防护用品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也让叶建荣抓住了发展的机遇,他投资的这些企业乘势扩大产能,突飞猛进。除了医用口罩、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外,他们还开发出一系列医疗防护类相关的产品,比如面罩、真空箱、药盒等等,都受到市场的欢迎。 “今后,我们不仅仅是扩大产能,更要抓住机会加快转型升级,向大健康产业发展。”叶建荣踌躇满志。 “危机面前,小微企业最怕听天由命,无所作为。只要肯创新,就有机会。机会是留给有想法的人的。任何创新、进步都是在压力下进行的,企业要学会负重前行。”方曙光对叶老板“危中寻机”的做法大加赞赏。 3 事实上,叶建荣对市场的敏锐洞察远不止于此。 自2014年,将沁园的净水业务出售给联合利华后,他便把精力投入到工业水处理上,次年又成立了“甬潮资本”,开始了“创投捕手”的角色,并在不断壮大自己的产业链。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叶建荣表示,今后“甬潮资本”要打造三大产业链,其中一条就是大健康产业——除了蓝禾医疗、AIRPLUS之外,他还将投资和引进诗蓝熔喷布等几十家相关企业,一起打造宁波医疗防护用品产业园。 之前,叶建荣曾创办了沁园集团、水艺集团、格莱雪等多家企业,并收购了杭州司迈特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投资了琦丰新能源电厂、伯坦新能源、天草生物、开诚环保等企业。这让他打造的第二条产业链——环境保护和新能源行业产业链已浮出水面。 甬潮要打造的第三条产业链是智能电器产业链。此前,叶建荣投资了赛赫科技、兴瑞股份、祈禧电器等数十家电器企业,还投资了群芯微电子等芯片企业。 “我投资的这些芯片企业都有着良好的技术储备。”叶建荣说, 芯片研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资金、人才、技术的门槛很高,如果完全自主研发的话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投资和收购创业公司开发芯片会是一个较好办法。今后要让投资的企业形成合力,打通芯片开发和应用产业链,迅速提高家用电器、汽车等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显然,在叶建荣的蓝图中,他已勾勒出了一条从净水、净空到健康防护、美好生活,全覆盖、可持续的产业生态链。 “让未来更‘净’一步!”沁园集团的这句广告语,似乎已道出了叶建荣的全部初心与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