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瑞晟智能的智能悬挂生产系统 |
天益医疗核心产品销量国内第二 天益医疗是国内较早从事血液净化、病房护理领域医用耗材的企业之一。而其创立则与创始人吴志敏的亲身经历有关。 在吴志敏19岁那年,父亲因患尿毒症经常需要透析,当时,工作才一年的他,工资仅300元左右,根本负担不起透析的昂贵费用,父亲最终不幸去世。这为他埋下了创业种子。 1998年,吴志敏创立了天益医疗,主要生产输血、液管等医疗器械产品。2003年,他母亲也不幸患上了尿毒症,“这次我一定要救活母亲。”吴志敏告诫自己,一定要将“体外循环血路”器材国产化,让更多人用得起透析器械。 经过研发、生产、注册、临床再到国家审批,2004年,吴志敏正式将“体外循环血路”器材投入市场。22年的持续投入与创新,使天益医疗积累了丰富的高分子医疗器械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技术,拥有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以及较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主要产品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一次性使用动静脉穿刺器、一次性使用一体式吸氧管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工业产品”。 2017年4月,天益医疗曾首次报送IPO资料,在2017年底获得反馈意见后,再次于2018年2月重新递交招股说明书,但最终还是闯关失败。此次,天益医疗选择冲刺科创板,并在2019年11月开始上市辅导。 公开资料显示,天益医疗主要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28项专利,并作为起草单位之一,参与了多个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自2008年以来,陆续获评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创新型示范中小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等多项荣誉。 天益医疗产品销售覆盖境内31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并出口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2019年,该公司核心产品在我国体外循环血路市场的份额排名第二。 数据显示,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天益医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亿元、2.58亿元、3.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200万元、4457万元、6320万元。 天益医疗拟采用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立信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称,结合天益医疗最近一次股权增资对应的估值情况,以及可比公司在境内市场的估值情况,预计公司发行后总市值不低于10亿元,将满足上市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发生后,天益医疗向上级药监部门申请扩大产能,准备投入医用口罩、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生产,而在此前的招股书中,公司对口罩等产品未有提及。 瑞晟智能主打智能悬挂生产系统 瑞晟智能也是一家高科技创新型企业,2015年7月30日挂牌新三板,2019年8月12日终止挂牌。目前科创板IPO进入“已问询”状态。与天益医疗一样,瑞晟智能也拟采用第一套标准上市。 瑞晟智能主要从事工业生产中的智能物料传送、仓储、分拣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核心产品为智能悬挂生产系统,作为缝制企业智能工厂物流系统核心组成部分,该系统是一套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缝制生产流水线设备系统,客户包括阿迪达斯、耐克、迪卡侬、优衣库、海澜之家、安踏等众多国内知名服装服饰及家纺企业。核心技术人员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了“计算机控制服装生产吊挂输送系统”及“计算机控制服装生产吊挂输送系统吊架”行业标准的编制。截至2019年9月30日,该公司拥有17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项。 2016年至2018年度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瑞晟智能营业收入分别为6321.3万元、9798.19万元、1.67亿元、1.76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5.97万元、1212.89万元、2542.25万元、3554.36万元。不论是营收还是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160%。 在上述报告期内,瑞晟智能的研发费用率分别达10.65%、12.31%、10.98%、8.12%,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6.37%、4.45%、5.48%、5.05%。 宁波资本积极布局科创企业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快速兴起,新兴产业不仅是国家之间、城市之间产业竞争的焦点之一,也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 科创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推动,在这个过程中,宁波的投资机构比较活跃。 从去年科创板诞生以来,市场就一直关注国内人工智能芯片明星初创公司——中科寒武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寒武纪”),并对其寄予厚望。 作为一家AI芯片公司,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其每一步的“成长”都备受市场关注。招股书显示,寒武纪共历经6次增资和3次股权转让,在2017年8月获得A轮高达1亿美元的融资后,成为全球AI芯片领域首个独角兽。该公司最近一次外部融资发生在2019年9月,前述交易对应估值约221.6亿元。 寒武纪的参股名单,可谓大腕云集,有阿里创投、国投基金、国科瑞华、科大讯飞等,除了这些熠熠发光的股东外,记者还看到了宁波投资企业的身影——宁波瀚高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3.2%的股权,超过科大讯飞的1.52%、阿里创投的2.02%,位列寒武纪第6大股东。 那么,宁波瀚高有什么来头?资料显示,宁波瀚高于2018年4月26日在宁波海曙区注册成立,国投(上海)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国投(上海)创业”)是其合伙人之一。此外,国投(上海)创业持股的国投(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企业,是寒武纪的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4.22%。 而100%控股国投(上海)创业的是国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国投创业”),这是一家由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按照市场化方式独立运营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天眼查”股权结构显示,维科控股集团持有国投创业19%的股份。 不止寒武纪。这些年,维科控股与国投创业合作密切,维科集团2016年成为国投高新首批混改民企合作对象,入股首期120亿元的国投高新创业投资基金;2018年4月,维科集团、国投创业等单位合作还发起设立了“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系列项目。此外,双方还落地了国投(宁波)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企业、国投(宁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储备了部分项目。 显然,科创板不仅是投资机构的盛宴,同时也是国资和向高新产业投资转型的传统企业的机遇。 天益医疗、瑞晟智能是宁波新兴产业的两个缩影,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的宁波,正在加快规划和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六大领域的新兴产业。到2022年,力争培育50家科技创新企业,纳入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其中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达1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