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4月2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0区县市“一把手” 化身人才大使集体吆喝

    百年前的甬江两岸,码头成片,舳舻相连,江水见证了“宁波帮”从这里走出国门,行商四海的魄力与勇气。百年后的甬江两岸,谷雨之约,如期而至,亦是同一片江水见证了天下英才为2020宁波人才日鼓与呼。

    一年来,宁波按照“打造服务全省人才高地”和“以高质量人才引领宁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台宁波市服务全省人才发展的意见,全面启动浙江创新中心建设,与舟山、丽水等兄弟地市签署人才合作协议,基本实现宁波资源全省共享、全省人才同城待遇;还在全省率先启动基础人才线上线下招聘模式、快步紧抢青年人才、高端人才、海外人才。

    一年来,宁波人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第2位,其中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第1位。新引进大学毕业生13.7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9万人,分别增长65.2%和17.7%,增量与增幅均创历年新高。

    雨润百谷生万物。从去年开始,每年“谷雨”这一天,都是宁波的人才日,以一座城市的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4月19日,第二个人才日在甬江北岸的宁波文创港启动。

    从启动仪式现场的一个环节中,我们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人才诚意的最大外化:海曙、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奉化、余姚、慈溪、宁海、象山的10位区县(市)委书记第一次以“引才大使”的身份集中露面,只为推介各地的引才环境、引才口号,向全球人才发出真诚邀约。

    透过他们真诚的话语,一个有底蕴有活力,尊才爱才重才的宁波跃然而出。

    A

    有底蕴有活力

    10位书记对推介地点的选择,几经考量,颇有深意。1200岁的宁波知道,人才对一座城的重要性,是人才,造就了城。天一阁月湖、阳明故里、甬江两岸等这些在古时候就熠熠生辉的地方,能够将文脉、商脉保留下来,离不开一代代人才的悉心“经营”和璀璨思想的浸润。于是,几位书记依托宁波厚重的历史底蕴,发出他们对人才的渴求——

    海曙区委书记褚孟形将推介的地点放在了宁波月湖畔的院士林,这里有着118颗银杏树,是专门为118位宁波籍的院士而种的,宁波籍院士不但为世界科技领域贡献了令人瞩目的“中国力量”,也为家乡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活力。

    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褚银良则在宁波博物馆向人才邀约,这是个承古开今的地方,鄞州过去的成就是由一批批先贤共同造就的,鄞州未来的辉煌必将需要更多的人才来共兴。

    江北区委书记丁晓芳所立足的甬江北岸,曾是宁波工业遗存保留最为集中的地方,一批又一批“宁波帮”从这里闯荡江湖,百年后这里又成为甬江科创大走廊桥头堡,迎来一张张开拓创新的年轻面孔。

    余姚市委书记奚明在推介中则多次提及“阳明故里”。这里是王阳明思想的发源地,舜宇、江丰等全球领先的标杆企业和中意宁波生态园、智能光电小镇、机器人智谷小镇等创新创业的重大平台也在新时代诠释着“知行合一”。

    另一方面,时光流转到今天,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现代城市竞争,归根结底是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实力的竞争。也正因如此,其他几位书记不

    约而同地将推介地点放在了各地极具标志性、未来能有大作为的创新平台上——镇海区委书记林雅莲提到了镇海新城,这里占地1000亩的“甬江实验室”将于今年启动建设,甬江科创大走廊核心区建设也在全力推进中。

    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梁群选择了宁波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北仑是中国(宁波)海外工程师大会的承办地,是全国首个“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区”。

    奉化区委书记高浩孟在奉化“复旦科技园”作出推介,奉化近年来针对青创人才引进和“小而美”企业培育,着力建设“3号青创大走廊”,引进北创营、清华启迪等平台。

    慈溪市委书记高庆丰在慈溪环杭州湾创新经济区发出邀约。这里是中国青年乐业首选地、浙江县域经济最强市,有着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为一体的创新平台。

    宁海县委书记林坚选择全球网上招才的活动现场为宁海“拉票”。这里吸引了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光机所和高层次人才来合作、创业。

    象山县委书记叶剑鸣在象山科创大厦作引才宣言。这里是象山37°湾科创中心和中国机械研究总院南方中心所在地,自实施“半岛英才海纳”计划以来,形成了“一基地二中心三院所”创业创新平台格局。

    毫无疑问,这些高能级人才发展平台“扎堆”落户,各类人才加速集聚,双重利好叠加让人才和创新的短板加速补齐,为宁波全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力,撬动宁波千亿级甚至万亿级产业高质量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