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全球甬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4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搭建平台 实现甬商温商“家园梦”

    01 搭平台,与君共赢

    蝴蝶效应,即指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产生连锁反应。商会,就是影响当下经济变革发展的蝴蝶之一。

    “商海里,没有人可以分开,大家都是紧密相连的。”陈昌海说,从单一经济到复合经济,从内向经济再到外向经济,这一过程都伴随着国家与社会对民营企业准入权的放宽和宽容度的提高,也离不开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带来的机遇。而如今,在外向型经济受挫、投资趋缓、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商会”已成为宁波经济业态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这与陈昌海一直以来“与君共赢、抱团取暖”的理念不谋而合。

    作为宁波市温州商会的灵魂人物,陈昌海一直以服务者自居。他认为会长是商会平台的引领者、推动者、资源整合者、服务者。“无论是资本还是创意,聚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价值。”他的这种抱团式理念很快就得到了宁波市温州商会同仁的赞同。

    事实上,“抱团”由来已久,各种模式也层出不穷,但不论哪种抱团形式,其目的不外乎:拓展市场、降低成本,规避风险。但是抱团不是简单地合并,而是要利用经济规则既发挥各方优势,又避免出现矛盾与纠纷。

    为了最大程度地规避这些问题,陈昌海认为要民主办会。“通过民主办会以后,大家分工,充分发挥领导层作用,努力打造规范型、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智慧型的‘五型’商会,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目标。”正有了民主办会的基础,抱团取暖的效益得到进一步显现。

    同时,他也认为会员通过商会这一平台,可以更好地叙乡情、话发展、谋合作,提升会员归属感,实现在甬温商共同的“家园梦”。“近年来,到宁波投资兴业的温商越来越多,而商会正是他们的依靠,帮助他们在宁波快速成长。”陈昌海认为,在当前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温州与宁波早已是经济利益共同体。无论是产业特征还是两地商人特质,温甬之间都有极大的互补性。

    正有了民主办会的基础,去年12月8日-10日,借宁波市温州商会15周年会庆之际,陈昌海在宁波市启动了一项极为盛大的“世界温商·走进宁波”活动。这场大会由宁波市委统战部、全国温州商会总会指导,宁波市工商业联合会支持,宁波市温州商会主办。会上举办了甬温两地招商推介会,世界温商代表们同台共同发出“世界温商宁波倡议书”,9个在甬投资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达217亿元。

    02

    为宁波添砖加瓦

    作为商会会长,他一直在宁波一万多家温商企业群体中倡导:温州老乡之间的生意,应该给予最大的优势、最好的品质与服务。从生意开始,再一步步地扩展到资本、技术、人才等全方位的合作。

    在他看来,一名成功的投资人,应该最大限度发挥自身资源整合的优势,通过为项目赋能来实现真正的共赢。在商会的推动和帮助下,宁波美昂龙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秀踏上了宁波的土地。当时,王文秀和他的团队已投资过多个地下商业街项目,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王文秀眼中,鼓楼地铁站和东门口地铁站之间空间开阔、客流庞大,且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是一片值得开发的地铁商业试验田。

    王文秀定下的目标,就是丢掉地下商业街“脏乱差”的旧标签,依托大数据和智能化设备赋能,让东鼓道成为惠及民生的现代化消费场所。

    穿行于全长760米、宽22米的东鼓道,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时尚”。入口处,满墙的绿色植物和东鼓道的LOGO掩映成趣,隐于墙后的灌溉系统让绿草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恍如置身地面之上。东鼓道的照明系统、音乐系统和新风系统都造价不菲,LED灯光明亮而不刺眼,背景音绕梁不绝却不影响交谈,即使走入餐饮店铺密集的区域,也不会闻到浓重的饭菜味。

    如今,东鼓道店铺林立,它们并非随意排列,而是有秩序地分布在三个不同主题的区域之中,通过大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为人们带来富有层次感的消费体验。

    除此之外,另一位在甬温商局百犊餐饮董事长陈鹏积极与鄞州区政府沟通,签下了江左大厦智能的项目,总投资达2亿元,并实现了自身的转型。

    或许有人疑惑一家餐饮企业怎么插手地产项目,“陈会长告诉我,企业应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多向发展。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困难挫折,但好在大家都一起想办法解决了。”陈鹏告诉记者,目前江左大厦的招商已完成70%,如新浪等不少文创高新企业均已签订入驻协议,计划6月10日开园。

    陈昌海认为,企业家也好,商会会长也好,有担当精神才能体现自身价值。而做慈善是最能体现其价值的。2016年12月16日,“宁波市温州商会赤骥慈善基金”正式启动,这是宁波市温州商会担当社会责任的一个实践,也是陈昌海亲力亲为的一个项目。作为冠名基金,基金总额500万元,其增值部分将捐献到余姚市梁弄镇东溪村“温暖四明”基金,善款主要用于关爱抗战老兵、三老人员和居家养老服务事业。

    03

    向世界温商介绍宁波

    在采访中,共赢这一理念被他反复提及。在“世界温商·走进宁波”大会上,他还正式启动“3303”(全球温商)资源共享平台,为的就是赋能商帮发展的项目,更好地宣传宁波。

    “3303是温州人身份证的前4位数,可以说是一组非常荣耀的数字。”在温州模式的巅峰时期,全国很多城市都会主动为持有3303身份证的温州人提供住宿折扣以及出行便利等。

    “我可以很自豪地说,‘3303资源共享’这一目标在我们宁波市温州商会已经初步实现。”

    提及宁波的营商环境,陈昌海表示,去年宁波出台了《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推出“优化营商环境80条”,其中创新性举措49条,这些举措为企业大大降低了相关费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这样的大手笔在其他城市并不多见。”

    除了实打实的税收减免外,他认为宁波软实力也是吸引外商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文精神、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等方面宁波都在不断加强,这为我们不少‘新宁波人’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他也看到了问题,建议进一步拓宽政企之间的沟通渠道,缩短政策在传递中的时间。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园,是商会领导班子和会员老乡们一直以来坚定追逐的梦想,是商会多年来奋斗的重点目标。在陈昌海的极力推动下,商会成立了宁波新温商置业有限公司,他担任董事长,同时于今年1月完成挂牌工作。

    这座位于宁波市中心火车南站周边,总投资8亿元,建筑面积近50000平方米的宁波市温州商会大厦,目前处于优化方案阶段,届时将打造成为招商引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展现精神、拓展品牌的平台,更好地为甬温两地政府做好招商引资及相关社会职能。

    吸引更多的企业“走进来”,只是陈昌海的一个小目标。“借助宁波市温州商会会长的身份,我希望有机会能多组织企业来参加宁波的经贸活动,吸引更多甬商温商‘回归’。实现优势互补,双向互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