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观察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5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巢
遭“声讨”,监管部门发声

    记者 诸辰 黎莉

    核心提示

    4月30日丰巢正式推出会员制度,没想到,收费政策持续发酵,引起社会巨大争议。

    有人质疑快递柜免费的时间太短;有人提议是不是应该给业主付租金;还有快递小哥表示,收费后很怕被投诉,宁可自己送上楼;也有行业人士表示这可能是丰巢出于自身的经营压力的考虑。

    不但网友炸开了锅,甚至在杭州、上海等小区出现了一波抵制潮。5月9日晚间,丰巢发布致用户公开信再度回应,深表不安的同时,解释初衷并推出鼓励尽早取件的红包政策。

    反应

    网友炸开了锅

    近日,丰巢上线会员服务和收费规则:非会员包裹只可免费保存12小时,超过需收取0.5元/12小时的费用,3元封顶;会员用户月卡每月5元,季卡每季12元。

    事情一出,网友反应不一。

    有说免费时间太短的:

    “平时在公司快一点取件没问题,但有时候出差或者一天不在单位,以后就得付款了。”在写字楼里一家文创公司上班的周小姐告诉记者,因为工作性质,她经常出差,所以12小时的限制对她来说有点困难。

    hello江忘尘:12小时对于上班的人其实蛮不合理的,快递员早上八点放进去,而因为加班或者通勤时间长晚上八点还回不去,岂不是很悲催。

    有说用户应该收广告费的:

    你的肿肿:小区里的每一平米公共面积都摊在我购买的房子里,算了钱的,意思是你蜂巢柜子摆放的就是我家的地,租我家的地,在我家地上打广告,最后还要收我保管费。既然这样那把租金结一下吧,这么大个柜子差不多也赶上个小门面了,租金和广告投放费照市价缴纳谢谢。

    有说收费搞错对象的:

    SJT_T:顾客是付了送到收货地址的快递费的,放快递柜是减少了快递员的工作量,方便了他们,凭什么还要顾客付费?谁不想送到目的地想省事儿这费用就应该让谁出!

    快递小哥也有话说:

    一位从事快递业3年的快递小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所负责的小区,原本有丰巢、日日顺、富友宝这3个品牌的快递柜,除了丰巢,剩下两个品牌此前都是收费的。“没记错的话,当时富友宝超过2小时就要收1块钱。”这位小哥被投诉了一次之后,就再也不使用富友宝了。“不光是我,只要干快递小哥这一行的,大家都很怕投诉。”小哥说,“如果丰巢开始收费,我可以说,宁可自己送上楼。”

    回应

    包裹2小时内取出得2元红包

    面对巨大的争议,丰巢智能柜5月9日在其公众号致信用户表示,推出此项服务是为了更加高效,从上线会员功能以来,丰巢12小时内取件比例提升了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天早上可以空出近百万个格口。

    同时,丰巢表示将联合快递企业共同鼓励大家尽早取件,其中顺丰将会在近期率先推出早取件、赢红包的活动。凡是顺丰包裹在2小时之内被取出的用户都会得到2元红包,在4小时内取出将会得到1元红包。

    对于此前未能清楚解释会员服务对于行业服务能力提升的通盘考量,从而引发社会公众关心与讨论深表不安。

    发酵

    业主组团抵制

    5月5日,杭州东新园小区业主委员会在其官方微信公号上发布一则通知,称小区丰巢快递柜因向业主收取超时保管费,损害了业主的利益,将在5月6日时起(在小区)暂停使用。通知称,丰巢有违进驻杭州东新园小区谈判时的介绍情况,目前业主委员会正在就此事交涉。

    对此,丰巢5月9日针对杭州东新园小区回应称,丰巢认为业委会既无契约精神,也缺乏诚恳解决问题的态度。丰巢表示,业委会单方面断电已经构成违约,已对公司造成巨大经济与商誉损失。也给小区业主和快递员带来诸多不便。公司保留追索东新园业委会毁约的责任权利,同时将依据合约追索相关经济和商誉损失。

    继杭州这一小区率先暂时停用丰巢后,上海一家小区也加入这波抵制中。

    据澎湃新闻5月9日消息,上海中环花苑已经在5月9日宣布开始停用丰巢快递柜。这也上海第一家决定停用丰巢快递柜的小区。

    5月10日,上海中环花苑在官方微信上推送了《上海中环花苑小区致丰巢公司的公开信》,信中表示丰巢屡次提到“进驻小区每年支付高昂进场费”并不符合事实。以上海中环花苑小区为例,每台快递柜平均每天的场地租金收入(含电费)就十几元,并不高昂。

    信中还提出了两点诉求:1.在快递柜上张贴醒目提示,请快递员必须先行联系客户同意下方可投入丰巢柜;2.免费时长延长到24小时。若上述两点不能满足,中环花苑小区两处丰巢快递柜将无限期停止使用,直到协议期结束。

    针对丰巢宣布超时收费,在业委会参与者交流平台众蚁社区上参与“对丰巢说不”调查并表态的上海小区业委会已60多家,还有苏州、滁州、青岛、广州等地外地省市的小区业委会参与。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