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史旻 核心提示 今年突入其来的疫情,让一度停滞不前的生鲜电商意外迎来转机,一度出现爆发式增长。 除了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埋伏已久的老玩家,阿里、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入局,当然,在这支大军中也少不了宁波人的身影。 今年2月,宁波百搭网创始人沈乐带领团队瞅准时机,上线了筹备近一年的“小虫优选”,正式冲入生鲜电商赛道。 半年过去,随着国内疫情被有效控制,蜂拥入局的逐浪者也逐渐浮出水面,摆在不少“菜鸟”面前的课题是:如何延长“保鲜期”,持续健康地活下去? 如今,“小虫优选”也换了一个新名字——“小6买菜”。改名的初衷是为了“让整个平台更接地气”。“地气”,正是沈乐团队在激流中牢牢抓住的牵引绳。 5个月前,国内疫情正在肆虐,无接触配送蔬果的需求呈井喷式爆发。但是,受疫情影响,当时人力资源极其短缺。沈乐好不容易才组建起几十人的团队,为缓解配送压力,他们一开始立下的小目标是“今日下单、次日送达”。 即便如此,几十个工作人员还是手忙脚乱——几乎要参与从采购、分拣包装到送货入户等整个流程,连沈乐本人也要每天开着爱车当派送小哥。 虽然通过与社区物业合作,他们突破了各个生鲜电商的围堵,顺利闯入了这片万亿市场,但是沈乐深知,“次日达”只是非常时期的权宜之计,随着疫情逐渐控制住,即时配送的能力一定是进入下一关的通行证之一。 “生鲜电商本质上是提供一种服务,谁的服务水平更好,谁就在抓住用户上拥有更大的优势。”这一点,被沈乐奉为圭臬。 保证时效性,这就涉及到生鲜电商的命脉——供应链能力,其中包括了品控体系、冷链运输、冷库保存、骑手配送等诸多环节。疫情过后,决定一个生鲜电商平台生死的,其实就是看它在疫情期间是否能锻炼出自己的供应链及平台运营能力。 “我们公司是做线上起家,在物流、仓库设置等线下运营方面经验略欠缺,一开始甚至也想过某些环节服务外包。不过后来考虑到外包团队管理困难,会影响生鲜品质和用户服务体验,就撸起袖子自己干了。” 没有司机,自己干!没有运输车,自己买!仓库不够,自己找……“小6买菜”就这样开始一路狂奔。 在短短几个月内,这支临时组建的团队已经扩张到了400余人,采购商品种类从最初的500余种铺开到2000余种,并以3公里为服务半径,在宁波各地先后设立了近20个前置仓,派送范围已覆盖宁波市5区(奉化区除外)及慈溪市城区。 如今,每天凌晨四五点,一辆辆满载着新鲜蔬果的运输车,就会从宁波周边的果蔬基地向位于高新区的小6买菜总仓集合。随后,这批还挂着晨露的新鲜蔬果,会被分拣、包装,并装入冷链车陆续发往各地前置仓中,等待上架。 与此同时,一批活蹦乱跳的鱼虾蚝贝,也从水产市场运往各个前置仓。20多辆水产车每天凌晨要往返两趟。 当清晨第一缕曙光升起,穿着橙色小6T恤的骑手们,便开始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将这些生鲜果蔬送到用户手中…… 如此往复,这支诞生于疫情期间的队伍,伴随着城市复苏而快速扩张,并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