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瑾 实习记者 董志刚 “时间会回答成长,成长会回答梦想,梦想会回答生活,生活回答你我的模样。一起跃入人海,做一朵奔涌的浪花……” 7月11日,B站夏日毕业歌会上的一曲《入海》,道出了“后浪们”从象牙塔迈入社会的心路历程。然而,各自奔前程的旅途,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被打乱了轨迹。国际间人员流动的阻隔限制了留学的想象,而用人单位在经济压力下的缩衣节食,又令求职的选项难上加难。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站在奔涌入海的十字路口,宁波应届毕业生们,将如何面对这一场特殊的毕业季?他们求职或升学的计划,是否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留学 曲折的语言关,政策的不确定 7月8日凌晨,夜幕下的室内房间格外安静。夏青(化名)背对着干净的墙壁,开启了电脑的摄像头,全神贯注地投入多邻国英语测试。为了备考,她特意住在了朋友在校外租住的房子,这样才能避免重蹈上一次因环境噪音使得考试作废的覆辙。 “不好意思啊,昨天晚上在考多邻国。”早晨八点四十四分,夏青回复了头天晚上来不及回的消息。过了一会儿,她补充道,“考到凌晨一点半”,并在句末加了一个掩面而泣的表情包——哭笑不得。 一周前刚毕业的夏青,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的应届生。如果把时钟拨回到疫情爆发之前,那时的她大概想不到,在收到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等英国名校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之后,最终打乱计划的,将会是一纸英语语言水平证明,而她的心情也随之起起落落。 众所周知,雅思和托福是出国类外语考试的主流,留学生们必须达到或超过既定的分数才能顺利入学。夏青对自己的英语能力还是有信心的,按照原计划,她准备在2月27日考一次雅思,争取尽量在5月之前“出分”。 可她万万没想到,雅思考试竟会因疫情而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直到7月才部分恢复。最早得知2月雅思考不成的时候,她还并不是很担心,因为觉得疫情会很快过去,不如暂且把备战雅思的精力放在升学面试上。等到3月、4月、5月,她开始慌了:“担心好不容易拿到了offer(录取通知书),因为没有语言成绩去不了怎么办?” 但时间并不会为她的担忧而停下脚步。大四下学期,学校开始了线上授课。随着小组作业、个人结课论文等任务接踵而至,分身乏术的夏青只好暂时把雅思“放一放”。这一放,就放到了6月。好在柳暗花明的转机显现—— 许多海外知名高校宣布,接受多邻国英语测试作为雅思、托福的替代方案,而这门考试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上进行。就在结束大四最后一门考试后,夏青立马投入到多邻国的备考。而7月4日英国全面解封的好消息,也给了她在9月疫情好转后正式开学的期待。 就在夏青勇闯语言关的同时,她的同一届校友陈卓(化名),成功接下了美国加州某名校计算机科学专业录取通知书,却也萌生了一些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7月6日,美国移民与海关执行局(ICE)通知称,所有在秋季进行网课教学的大学留学生都必须离境,或者转学到面对面授课的大学。这一举措遭到了哈佛、麻省理工等高校反对,却也让不少留学生感受到了消极的信号。更何况,目前美国的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未有下降趋势,还在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 陈卓告诉记者,“毕业后我想留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做软件开发工程师。为此,我需要申请OPT(选择性实习训练)才能合法地工作,有点担心美国政府会限制甚至停止开放OPT申请。” 不过,陈卓并非对此完全悲观。毕竟,他毕业将是2年多以后的事。而且,若是更多人因此而放弃赴美,在同届毕业生中的竞争可能相对会少一些。无论如何,他都已准备好开启硕士研究生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