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凌琳 刚过去的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的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太多故事——美股四度熔断、石油价格战、负油价、负利率……从黑天鹅事件频发的3月起,我们见证着一段段“活久见”的魔幻历史。 打开上半年A股走势图,大落大起标记着市场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疫情突发,A股“心跳”一度剧烈波动。但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经济社会复工复产进程逐步加快,市场也快速“回血”,抗疫概念、科技板块轮番上演结构性牛市;权益基金销售火爆,社保增持,外资加配,各路资金源源不断进场……正所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面对“大风大浪”的冲击,上半年中国资本市场经受住了考验,并展现出强大韧性,最终交出了不凡的成绩单。截至6月末,上证指数较年初仅下跌2.15%,深证成指上涨近15%,而创业板指更是涨超35%,领跑全球主要股市。 阴霾 在前 2020年,中国新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下拉开帷幕,这,注定是个特殊的年头。 “春节起,武汉封城、各地区管制,所有一切都不在计划之内,且都是前所未有过的。尽管从春节至2月3日A股开盘,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不短,但由于农历鼠年前仓位较重,春节后首日A股的深度下挫还是把自己给‘懵’到了!”私募人士蓝山(化名)这样回忆。 作为一名职业股民,李秋成对市场的关注却从未间断过。“美伊局势紧绷、俄罗斯政府全体辞职、沙特发起石油价格战、新冠疫情全球蔓延……2020年显然是多事之秋,一桩桩一件件仿佛都在说:这世界有多恐慌……”他细数起来,一切仿佛都还是昨天的事。 “疫情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重挫全球股市,最令人记忆犹新的莫过于美股熔断,要知道,美股有史以来仅有过5次熔断,其中4次就发生在今年3月。”李秋成像翻书一样,娴熟地回顾着这一段记忆。 3月9日、3月12日、3月16日、3月18日……短短10天之内,美股频繁触发熔断机制多达4次,戳破了美股史诗级泡沫。2月19日至3月23日,在24个交易日里,道琼斯指数累计暴跌逾36%,1个多月时间就抹去了之前39个多月积累起来的“成果”。全球资本市场陷入极致恐慌。 “对于美股的崩盘,国内投资者唏嘘不已,但悲观情绪蔓延无国界。那段时间,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惴惴不安起来,美股这么丧,A股会不会也被带进沟里?想到2015年A股的熔断暴跌,多少人头皮发麻……”李秋实至今聊起仍掩饰不住当时的消极与无奈。 4月21日,又是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日子!在疫情和胀库影响下,叠加市场交易结构产生的“逼多”效应,当天凌晨,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接连跌穿20美元、10美元……1美元等道道关口,上演了一场史上最疯狂的抛售,在距收盘不到半小时前甚至跌为负值,最后收报每桶-37.63美元,跌幅达305.97%,开辟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负油价。 说起原油,投资者“逆风”的心至今还在淌血。 “投资8年有余,即使再失败,也从没遇到过账户余额被归零的情形!”逆风(化名)悻悻地说,想到那夜,睡前还信心满满地得意于抢到低至0.9美元/桶的原油期货,而清晨醒来,原油账户中保证金已空空如洗,脑袋嗡嗡直响。“偶尔炒一次油,竟比当年炒币亏得还惨……” 浙商期货化工高级分析师汪文林表示,疫情正是导致今年原油“掉入天坑”的重要变量。 “今年1月,国内疫情爆发并采取封城措施;2月下旬,疫情在海外蔓延,经济一度陷入停滞状态,炼油厂开工骤降,需求下降导致原油价格走低;3月,OPEC+减产谈判破裂,供需双重利空压力下,原油价格持续走低;4月,OPEC+达成分为三阶段的减产协议,但三四月持续高产量,导致全球库容迅速被填充,罐容不足忧虑造成油价再度持续下行。最终,WTI因库欣交割库容不足而出现罕见的负价格;5月后,因供应端有OPEC+和页岩油减产,需求端有中国大量采购及欧美经济重启预期,油价开始低位回升。然而,特殊背景下的特殊行情,又有多少高手能够吃得准?”汪文林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