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财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8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入战略投资者“迷雾”未消 慈星股份又现大额合同“疑云”

    记者 王婧

    核心提示

    签订日常经营重大合同、回购2.68%股份、转让5%股份、控股股东减持……近期,向来“默默无闻”的慈星股份动作频频,股价也拔节而上,截至8月7日,近一个月狂涨67%。

    慈星股份一系列运作以及股价异动备受深交所关注,并连续发布问询函追问“动机”。

    而慈星股份8月5日再次披露,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在未来6个月内协议转让不超过总股本10%的股份。

    对此,深交所8月6日再度发布关注函,要求其说明本次减持是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原因及合理性,还有关于重大合同终止的事情。

    可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迷雾还未散去,又现大额合同“疑云”。

    2019年8月,上海米亚曾拟向慈星股份子公司东莞中天采购10.36亿元汉瓦单玻自动线设备,但时隔一年,慈星股份却披露上海米亚未按期支付预付款,采购合同终止。

    深交所发现,上海米亚与慈星股份子公司合作前成立不足4个月,经营存在异常情形。深交所发函追问,上述大额销售合同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用采购合同信息炒作股价的情形。

    A

    近期,慈星股份突然进入公众视野,源于一周前的转让公告——7月27日,慈星股份控股股东裕人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裕人企业拟将所持公司合计5%股份转让给自然人徐松达,转让价格近2亿元。当日,慈星股份涨停,股价创下年内新高。

    事实上,7月以来,慈星股份市场表现已一改数月前低迷而稳步上涨,7月27日涨停前的18个交易日已经累计上涨了23.82%。

    其间,慈星股份连续发布多则公告——7月13日,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签订日常经营重大合同进展公告;7月18日,发布关于完成回购公告,公司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145.82万股,占总股本2.68%,成交价4.01元/股至5.43元/股,成交总额1.02亿元(不含交易费用);7月27日,发布关于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

    然而,尽管慈星股份动作频频,但就其业绩而言,却很难支撑其股价的暴涨。

    财报显示,自2018年起,慈星股份业绩急转直下:2018年,净利润下滑超40%;2019年,因计提收购的子公司——杭州优投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多义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商誉减值6.26亿元,亏损8.74亿元;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再次亏损近3000万元。

    7月31日,深交所曾就此向慈星股份发布问询函,要求其结合盈利能力持续下滑情况,以及股价及走势、市盈率、市净率水平,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分析相关指标的合理性,并充分提示风险。

    对此,慈星股份在回复函中提醒广大投资者,公司近期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明显好转,但短期内公司股价涨幅较高,请投资者审慎决策、理性投资。

    慈星股份提示,当前,纺织机械行业整体呈下行趋势,若未来国外疫情持续恶化且无法有效控制,可能导致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公司应收账款出现坏账损失、存货积压造成跌价损失,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将产生不利影响。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