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8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5、加强外向型经济服务,支持“225”外贸双万亿行动

    ●推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

    ●支持民营企业运用全口径跨境融资政策,融入境外低成本资金

    ●推进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支持人民币跨境业务

    ●到2022年末,出口信用保险保障金额达300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达60亿元

    ●对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实施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

    ●将港澳台同胞在宁波市自主创业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范围

    6、完善支农惠农服务,推进“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

    ●争取到2022年末,农村普惠金融授信覆盖率达100%

    ●推广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支农险种

    ●鼓励保险资金支持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建设

    ●有序推进渔业互助保险协会向保险互助机构转制

    7、强化服务业重点产业金融服务,助力“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

    ●引导金融机构重点为综合物流园区、旅游、健康养老项目建设等提供信贷支持

    ●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医疗责任保险、校园安全责任保险等保险项目

    ●探索商业预付卡保险、旅游综合保险试点

    ●支持保险公司在甬设立养老社区和服务机构

    ●逐步实现对港口、船舶、航运责任、航运人员等领域保险全覆盖

    8、优化特殊群体金融服务,助力民生保障工程

    ●推进产业工人金融服务站建设

    ●推广“扶贫贷”,优化困难学生、残疾人子女的助学贷款服务

    ●发展巨灾保险、小额人身保险等普惠型保险业务

    ●推广失独老人综合保险、独生子女家庭老人综合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和对口帮扶类保险等险种

    9、加快建设普惠金融信用体系

    ●打造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2.0版

    ●到2022年末,通过线上融资对接功能累计支持超1万家企业获得融资1000亿元

    ●打造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宁波样板”

    ●积极参与长三角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探索建立民营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评价体系

    ●吸引国内外知名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落户宁波

    ●探索与港澳台地区的征信机构开展合作

    10、完善智能便民的金融基础设施

    ●丰富宁波普惠金融APP,加快各类应用统一上线

    ●加快标准化助农金融服务点建设发展

    ●加大硬币自助机具、现金智能柜等设备布放

    11、拓展数字化金融服务场景

    ●推进移动支付受理环境和应用领域建设,实现移动支付应用城乡基本覆盖

    ●推进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试点

    ●推动声纹识别、智能语音等技术在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场景合理应用

    ●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12、强化数字技术安全保障

    ●推动自主可控技术应用

    ●加强数字普惠金融标准化建设

    ●推动类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监管应用、银税合作服务小微企业等省级试点项目建设

    13、完善普惠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引导商业银行建立数字技术的风险控制模型

    ●加强普惠金融产品、业务、内控和基础设施等安全管理

    ●参与建设长三角区域金融风险联控机制

    ●加大对非法集资、企业“两链”风险防控和处置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

    14、推进监管科技应用

    ●推进“天罗地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参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推动金融APP备案全覆盖

    15、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知识教育体系

    ●建设数字化金融知识教育资料库

    ●发挥中国保险博物馆展示、教育和宣传等功能

    ●建立金融教育示范基地、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

    ●推进“双百双千”“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月”“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等活动

    16、构建协同共建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调联动机制

    ●建立产品分类与消费者分类的自律机制

    ●完善金融纠纷非诉解决机制

    17、建立政策支撑体系

    ●市财政统筹安排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普惠金融改革重点领域建设

    ●落实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贷款相关税收扶持政策

    ●对表现优异的金融机构给予政策倾斜

    ●严厉打击信贷领域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要求和强行返点等行为

    18、完善政府配套措施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

    ●构建多层级风险分担运营机制

    ●扩大“银政担”风险分担覆盖面

    ●支持普惠小微贷款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60%

    ●完善民营、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制度

    ●推动市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及天使引导基金规范运作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