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吸金”效应超强 尽管如此,升级后的创业板还是表现出了超强的“吸金”效应。尤其是上周四、周五,存量创业板股人气渐涨,赚钱效应十足,给8月的最后一周画上了圆满句号。 上周五,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高,午后显著拉升。截至收盘,上证指数重上3400点,报3403.81点,上涨1.60%;深证成指涨2.34%,报13851.32点;创业板指涨2.55%,重回2700点,报2757.84点。沪深两市2700多只个股上涨。申万一级28个行业板块收盘全部上涨。海南自贸领涨大盘,白酒股崛起,旅游、家用电器、证券、医药等行业涨幅居前。全天两市成交额9474亿元。 不过,从一周盘面看,板块方面轮动持续加剧,主线依然匮乏。而食品饮料板块的抱团格局也彰显了市场的避险情绪。Wind数据显示,资金净流入前10的细分板块中,食品饮料占据近“半壁河山”。而且,消费电子板块本周成为主力默默加仓的目标。 纵观本周5个交易日,创业板指有4日收涨,一周累计涨逾百点,涨幅近5%。剔除首秀的18只注册制新股,存量创业板个股一周累计涨幅最高的天山生物,涨幅高达107.22%,另有32只创业板存量股周涨幅超20%。当然,也有千山退、金力泰等存量股一周跌逾20%。 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周五午后,一向被认为先知先觉的北向资金又调转枪头,加速抢筹,全天大幅流入64.4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4.87亿元,深股通净流入近50亿元。而在本周净流入79.46亿元的北向资金中,亦有61.69亿元来自深股通。 本周,创业板涨停板扩大至20%后,交投异常活跃,也吸引了北向资金大幅增仓。在17只增仓幅度超1倍个股中,有10只为创业板个股,而这10只个股中又有7只是电子及计算机行业的科技股。可见,创业板科技股成为北向资金本周“扫货”主场。 事实上,除了北向资金8月以来净流入的60亿元几乎全部来自深股通,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二季度亦进一步增加了对创业板配置。 从二季度末前10大流通股东来看,QFII新进69股、增持44股。QFII新进和增持的113股主要分布在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计算机行业,医药生物等行业。 平安证券研报称,A股市场生态将逐渐向盈利驱动转型转变,头部公司的投资价值将愈发凸显,市场风格也将更趋均衡。传统行业可关注龙头估值修复,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中长期景气向上方向不变,但仍待时间淬炼。 3 “宁波板块”底气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期盼已久的创业板注册制“开幕式”中,“宁波板块”可谓底气十足。 除了参与首秀的卡倍亿亮相首日录得了743.27%的超高涨幅,成为当日18只首发个股“明星中的明星”之外,上周五,乐歌股份、双林股份2只甬股又跻身“存量创业板股涨幅排名前十”榜单。特别是双林股份,近2个交易日连续涨停,上周累计涨幅高达52.93%,位列存量创业板股周涨幅第3,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此外,戴维医疗当日涨幅亦收于10%之上,报收12.95%。 据悉,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占全部88家上市公司的21.59%。眼下,除了已向证监会报送IPO材料的企业外,还有16家企业计划于年内申报IPO。有关部门人士表示,总体上看,我市创业板拟上市企业梯队比较成熟,有望抓住本次创业板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仅仅是创业板甬股表现亮眼,本周,整个“宁波板块”表现亦是可圈可点。据统计,剔除新股后,超半数宁波A股上市公司股价录得上涨,其中11只甬股刷新年内新高,乐歌股份、宁波银行、雪龙集团、乐惠国际等更是创下历史新高。 事实上,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宁波企业表现出了超强的韧性。2020年半年报收官之际,“宁波板块”的优秀业绩早已获得了各路资金的高度关注。 中报显示,大部分宁波上市企业都交上了理想的答卷。宁波东力、天邦股份、锦浪科技、宁波联合、江丰电子、戴维医疗、东方电缆、日月股份等16家宁波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增幅均超过了100%。 8月28日,“宁波板块”市值一哥宁波银行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已超1.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0.79%,资产质量继续保持同业领先。在营收方面,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99.81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43亿元,继续保持良好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