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上市制度导致产业中部分优质公司前往海外市场上市,另一部分优质公司经过漫长排队,近年来才逐步进入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配置视野。多方观点均认为,注册制在创业板这个存量市场的推广,不仅意味着中国版纳斯达克再度起航,也对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推广注册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全景网宁波区域负责人张寅看来,二级市场中的资金量其实是有限的,一旦市场中涌入大量的企业,投资者如何选择他们所认可的企业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并且,随着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机构参与者参与的比例会越来越高,散户的比例则会逐渐下降,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够真正实现价值发现,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时代变革的大趋势。 “实行注册制后,创业板投资者首先要比之前更谨慎,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将成为创业板投资的重要依据,各大专业机构也会加大对基本面的调研力度,增加投资过程中的风控措施。因此,选择一家好公司优先于选择一个好买点,价值投资长期增长将成为市场主要首选策略。”张寅建议,从这个角度看,已经上市和想要上市的企业都要注重与投资者的深度交流。 从创业板首批18家实施注册制的新股结构来看,这些企业以高端制造为主,大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充分体现了国家科技强国、增强制造业的战略布局。但同时还存在的一个风险就是,免不了混入一些“伪科技”和“伪成长”的企业——机会与风险并存,对投资人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高端制造企业的偏向,使得宁波这座以制造为生的城市相较于其他地方来说,更具优势。 张寅说:“宁波并不缺乏制造业的翘楚企业,尽管他们上市后还是会以‘小而美’的形态呈现在资本市场,但这不是重点,关键的是其实是他们接下来如何抓住这轮资本市场的变革,如何上市上得比别人快,上了之后又能做得比别人大。” 由此,多位与会嘉宾都提到了“加强金融基础服务构建”,他们也承认,今年年初获批成立的宁波首家本土券商“甬兴证券”刚好弥补上了这块缺失。 虽然甬兴证券至今仍未开门迎客,但各项业务都在有序地推进中,从他们大半年来对宁波资本市场的观察来看,宁波企业尤其是创新创业企业要想接住本轮资本市场的改革,对接资本市场加速发展,要注意宁波本身产业发展中的短板。 “集成电路产业、软件产业和医疗健康产业,其实是我们比较欠缺的。尤其是当前强调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战略背景下,半导体这样与国产替代息息相关产业的引入成为重中之重。另一方面,高端智能制造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了,不管是宁波的上市公司还是基金,都可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甬兴证券质量控制部总经理张恬恬表示。 她还指出,宁波若想立足现有产业优势,面向未来,补齐短板,势必要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对产业的引导功能。 具体而言,宁波市金融研究院院长孙伍琴提了两点建议: 首先是重视CVC(公司创业投资/战略投资者)的力量,并给予他们直投的权利,“以往我们政府引导基金在引导的时候比较看重职业VC(风险投资)机构,但实际上,现在有很多企业本身也在做VC的事情,像腾讯投资、阿里资本、小米集团、百度投资等。当然,宁波也有这样的企业,用他的VC在他的上下游产业链里边进行布局。” 其次,政府引导基金应当鼓励宁波的单项冠军企业去做一些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创新。 “可能做这件事情对企业本身带去的收益是有限的,对却有外部溢出效应,我们经济学上叫做正向外部性。政府应该通过一定的政策把正向外部性性适当地分配给企业,企业就有激励了。比如,某家企业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带动了其他企业的转型升级,让其他企业获得了收益,它虽然没有收益,但对整个宁波来说是有着正向外部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