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观察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汇聚新乡贤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实习生 徐露清

    核心提示

    8月7日,浙江省新乡贤工作推进会在台州召开,社会各界对“新乡贤”的关注再掀热潮。

    从2016年,“十三五”规化纲要首次提出培育新乡贤文化,到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写入其中,5年来,浙江省已先于全国探索形成了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组织、宣传、农业农村等有关方面各司其责的工作格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各地已联系新乡贤达40万名。

    那么在全省新乡贤工作火热推进的大背景下,宁波市新乡贤工作成果如何?未来推进如何走?日前,在由甬商总会、市社科院、东南商报联合主办的12A财经沙龙上,各界人士就这些话题进行了热烈交流。

    2019年,宁波市各乡镇(街道)按照有组织、有活动、有场所、有机制、有品牌的“五有”标准,积极推进新乡贤联谊组织建设,并分门别类建立动态管理的乡贤名录和在外人才信息库。截至去年年底,各级新乡贤人数超过6万名,所有乡镇(街道)都开展了新乡贤工作。

    据市委统战部综合处介绍,当前,新乡贤正在产业振兴、乡村文化传承、生态宜居、公益慈善和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批特色各异的乡贤示范乡镇、示范村也初见成效。

    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为例,象山县沙塘静湾、朝山暮海民宿投资人聂文华在乡村一产因耕地短缺、亩产走低而日渐衰落的趋势下,把目光瞄准了乡村三产承接城市溢出需求的巨大潜力,2017年来到背有靠、前有罩、地理优越的象山县沙塘湾,承包了20户农户房屋用作民宿开发,预计承保20年总投入1000万元。

    如今,沙塘湾一期和二期已开发民宿房间超过60个。在沙塘湾民宿开发的成功经验上,去年下半年,聂文华又在黄沙村,用“2.0版”的乡贤回乡合作模式,对6幢闲置房屋进行了装修,今年7月1日营业以来,仅七八两月,已实现产值超过50万元。在黄沙村民宿的开发中,20多位乡贤筹资约400万元,占股80%,聂文华占股20%,作为投资人带资管理,乡贤们共同希望,通过发展民宿经济把乡村资源带旺。

    “小孩需要感受乡村田园,青年人有度假需求,中老年人有康养需求,城市对乡村的溢出需求明显,而民宿经济是一个重要的载体。”聂文华说,“以前乡村发展一产的时候,是把东西卖出去,现在发展三产,是把人引进来,吃完消费完,还能带特产回去,把一产生产成果就地转化。”

    聂文华说,随着乡村民宿的开发,原本鲜有外来人的村里重新有了活力,原本羡慕高收入进城打工的人选择留在了村里,原本还依赖现金交易的小卖部设置了扫码付款,原本还不通道路和水电的村子倒推政府实现了“三通”、加强了基建,甚至还出现了风靡网络的网红打卡点。

    和象山县沙塘湾、黄沙村借力乡贤发展民宿经济不同,宁海县岔路镇和海曙区横街镇万华村在乡贤的出谋划策和亲自带领下,因地制宜走出了各自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

    今年年初,出身宁海的宁波宁深汇置业公司董事长、深圳宁波商会副会长娄武永和中煤厚持(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娄起华父子俩,回乡收购了以优良肉质著称却因经营不善濒临灭绝的宁海岔路黑猪,从地产业又做回了曾经在广东创业时的“老本行”。短短几个月,黑猪存量已经从之前的不足200头恢复到现在的1700头。

    娄起华说,收购岔路黑猪想的不只是赚钱,更是想在宁海做件事。当前,他们将科技引进乡村,正在岔路镇筹建一个年产1万头的智能化省级种猪场,将实现智能喂养、智能冲洗、智能排粪,预计建成后年产会突破10万头,公司业务将覆盖育种、生产、屠宰、食品加工等全链条。

    而海曙区横街镇万华村由原徐王、朱都敦、象南三个村合并而来,总面积4.5平方公里,有2160亩土地和近1000亩河塘水线,虽然先天优势良好,但一直弊病不少。凹凸重工董事长朱剑君成为万华村村支书后,坚持“以农为主”,探索发展叠加型农业,并且借鉴凹凸重工的成功经验,专注形成“差异化”,引进中国农业大学等先进农业技术,试验种植了雪桃、红李、黑柿子等周边雷同性低的水果品种和白芍、白牡丹、金丝菊等兼具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花卉品种,并计划穿插种植更多中药。

    朱剑君说:“有情怀的人,就要做有情怀的事。我们就是要做到月月花开,四季果香,左手万花,右手万华,以此来吸引投资、吸引创业。”

    再例如,产业先天不足但文化源远流长的海曙区洞桥镇沙港村则提供了乡贤助力文化传承和公益慈善的“沙港范本”。

    沙港村是宁波、舟山两地全姓的发源地,也是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全祖望的故乡,有1000多年的历史。早年,沙港村最出名的是八戒西瓜,但西瓜种植对土壤的特殊要求,导致时间长了,西瓜的品质不断下降。于是从2015年开始,沙港村开始大力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通过修宗谱、举办文化节、成立宁波名人研究院沙港分馆等契机,不仅让村民更了解自己的文化本源,更成功汇聚了100多位乡贤参与其中,用文化搭建平台,用文化凝聚人心,用文化促进经济。而以此团结产生的沙港乡贤会又把能量扩散到了慰问老人、补助残疾人、扶持困难户、奖励大学生等等更广的乡村公益事业领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