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鸿高科工作人员在做试验 |
记者 王婧 核心提示 到今年年底,不少塑料制品将告别我们的生活。 10月12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我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进行了详细解读。 根据《办法》,我省将以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四类塑料制品为重点,分步骤分领域,禁止或限制使用相关塑料制品。 《办法》要求到今年底,杭州、宁波、绍兴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同时提出,将推广应用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 “禁塑令”下,可替代材料迅速站上风口,尤其是为“全生物可降解塑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面对这片“蓝海”,宁波企业能否分一杯羹? 可降解塑料迎风口 最近,随着各地“禁塑令”的到来,可以替代传统塑料的新型塑料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记者在一家电商平台输入“可降解塑料袋”后,跳出多款生物可降解垃圾袋产品。其中,一款正在促销的全降解手提购物袋付款的人超过8700人,而另一款可降解家用手提垃圾袋也有超过3700人付款。 “看起来还不错,没有常见垃圾袋的塑料刺鼻味。希望这种环保产品能普及,从你我做起,为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做点有益的事。”有网友在购买了可降解购物袋后晒出图片并给商家如此留言。 不难看出,环保越来越深入人心。 那么,可降解塑料袋究竟用的是什么材料?记者查询全降解垃圾袋的成分发现,其主要材质是玉米淀粉和全生物降解树脂。而通过商家晒出的“检验报告”发现,其主要成分为是PBAT、聚乳酸(PLA)和淀粉。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主要有以下几种: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碳酸烯丙酯(PPC)。以这些生物降解高分子为主体做成的塑料就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其中,相对比较主流的是PLA、PBAT两类可降解塑料。 PBAT是在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共聚型热塑性生物可降解塑料,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非常活跃和市场应用最好的降解材料之一。 PLA则是一种可再生、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新材料,其制品废弃后在土壤中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时不会造成污染。 随着全球范围内禁塑风潮掀起,PBAT和PLA材料及其制品作为理想的替塑、代塑材料,可完全降解,能够广泛用在一次性日用品、包装材料、农用薄膜等领域,在缓解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为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