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观察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幸福感”从哪里来?这份报告可窥见一斑!

    记者 严瑾

    18日,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揭晓,宁波名列榜单第三位。这也是宁波第11次获此殊荣。

    同时,宁波还荣获“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第一名。镇海、鄞州、余姚、慈溪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城区)”。

    一座城市的幸福感,与这座城市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城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原因。

    宁波“幸福感”从哪里来?近日,百度地图慧眼先后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和《中国城市交通报告》,从中我们或可找到一些答案。

    报告为全国100个主要城市的人口吸引力、产业创新活力、交通拥堵情况排出了顺位。根据报告,第三季度,宁波的人口吸引力位居全国第17,与去年同期持平,展现出与经济实力相仿的人气。同时,在第三季度全国百城交通拥堵排名中,宁波居全国第72位,是全国GDP万亿俱乐部成员中,唯一拥堵指数在50位以外的城市。

    宁波人口吸引力超过天津、南京

    如果说前两季度的城市人口吸引力,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防疫复工“两手抓”的成果,那么第三季度的表现,更能反映在经济普遍回暖的背景下,各个城市凭借产业基础、生活体验,向周边城市乃至全国“吸粉”“固粉”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根据报告,今年第三季度宁波的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与去年同期持平,虽然不及“北上广深”和成都、武汉、郑州、重庆、西安等国家中心城市,却仍然超过了直辖市天津,地处长三角的南京、无锡,以及计划单列市青岛、厦门。

    值得注意的是,榜单中人口吸引力排行TOP30的中国城市中,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是因为包括宁波、苏州、东莞、佛山、惠州在内的城市,向来以制造业和开放型经济见长,有着庞大的用工需求。今年第三季度,内需的回升和外需的回流,让不少企业“守得云开见月明”,自然需要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助力传统的生产旺季。

    在这些沿海城市中,宁波的情况颇具代表性:前期因疫情延期的海外“订单雨”,在第三季度集中降临,使得9月的出口增幅高达20%,许多日用消费品工厂纷纷招兵买马;同时,一些优势新兴产业如工业互联网、新材料、绿色石化,也得益于全国领先的雄厚实力,吸引相关人才安居乐业。

    此外,榜单中最显眼的黑马非长春莫属,排名一举跃升28位至全国第12,不仅“笑傲”东北三省,还让不少“新一线”城市捏了把汗。

    据报道,今年长春多措并举,一边加大线上线下招聘力度,一边实施人才补贴、人才公寓等优惠政策,成功吸引7.9万名大学生创业就业。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流入长春的常住人口,竟有高达三分之二来自临近的四平市。一方面,这是因为疫情限制人员省际流动的影响仍未消除,导致一些原本打算远走他乡求职的人才,优先考虑暂时留在省会或临近的大市。另一方面,不难看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中心城市“强者恒强”、中小城市日渐收缩的马太效应。

    由此可见,在白热化的新一轮城市竞争中,面向不同层次人才的“卖力吆喝”必不可少,否则恐怕有不进则退的压力。过去一年,宁波的人才净流入率、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分别位居全国第2和第1,期待继续巩固这一佳绩。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