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观察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定调2021,中国经济这么干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任务部署

    着眼发展全局,赢得新优势

    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事关发展全局。

    会议着眼全局,对关键领域、重点工作、重要任务进行了周密部署,既体现了和“十四五”重点任务的衔接,又突出强调了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和国家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明年重点任务之首。

    董煜认为,关键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创新科技攻关模式,加强包括国家队、领军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内的协同联合创新。

    构建新发展格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基础。会议指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专家分析,既要着眼于尽快解决“卡脖子”问题,又要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发挥优势产业引领作用,产生以点带面的积极效应。

    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重要支撑。会议明确,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强调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

    “这体现了扩大消费和改善民生的有机统一,着眼于解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难点、堵点,以人民生活品质的升级带动消费结构的升级。”董煜说。

    会议还提出,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王军分析,这说明中央着眼于体制问题强化需求侧管理。不是简单刺激消费、超前消费,而是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深层次矛盾入手,用改革的办法疏通难点、堵点。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董煜指出,“十四五”将更加着眼于突破改革的重点、难点,推动重大改革任务的落实。

    坚持问题导向,实现新突破

    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重点,成为这次会议的一大突出特征。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会议聚焦种子和耕地,提出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等着眼长远的战略举措。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说,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亟需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会议指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并强调“要依法规范发展”。

    “近年来,一些平台企业等发展迅速,但也显现出无序扩张苗头,一定程度上导致‘赢者通吃’局面。防止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力造成抑制,要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王军说。

    会议瞄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问题,在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同时,重点部署了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提出“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等举措。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认为,土地供应多元、筹集渠道和供应主体多元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可以为百姓提供更加丰富灵活的住房选择。要把握“保障性”和“租赁”两个关键词,保障性应着重体现面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大学生、新市民等群体的基本住房保障,租赁则更加强调满足居住需要的独特属性。

    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面,会议从根本和源头上作出部署,明确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大力发展新能源,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王小广说:“会议抓住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举措,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将推动我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发展新突破、开创发展新局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