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利现有的杭州湾生产基地。 |
记者 乐骁立 12月23日,浙江省发布了首批“未来工厂”名单,共有12家企业入选“未来工厂”认定名单,另有16家企业入选“未来工厂”认定培育名单。 宁波在这两份名单中各有2家企业入围。位于杭州湾的吉利纯电动汽车未来工厂和位于北仑的东方电缆高端海洋能源装备未来工厂入围认定名单;位于江北的康赛妮高端羊绒纱未来工厂和位于海曙的雅戈尔服装未来工厂入围认定培育名单。 什么是“未来工厂”? 早在今年8月初,浙江省经信厅正式印发了《浙江省培育建设“未来工厂”试行方案》(以下简称《试行方案》)。 根据《试行方案》,“未来工厂”的建设,主要包括数字孪生应用、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社会经济效益等七大关键要素。 通俗地讲,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充分融合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试行方案》还指出,从2020年起,浙江每年将探索培育建设10家左右“未来工厂”。这次发布了首批12家“未来工厂”,还同步公布了16家“未来工厂”培育企业。 从2012年起,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机器换人”,引导、激励浙江制造工厂用机器替代简单、重复、高强度、高风险的岗位,同时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 宁波更是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大力发展产业数字化,提升数字经济的内生动力。今年3月27日,我市印发《宁波市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技术大改造行动计划(2020-2022)》,指出未来3年将再打造100个智能工厂。这意味着宁波要将“智能制造”这个强项优势继续扩大,真正成为践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生。 2020年,我市实施总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智能化(自动化)改造项目1703个。1-11月,累计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1亿元。 此外,在本周我市刚刚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特别提出“聚焦智能制造,促进高水平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