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7月31日,在东南商报北京奥运会采访团启程仪式上,王存政(右)与宁波电视台主持人、奥运火炬手曹宇斐共同展示奥运火炬。 |
|
东南商报内部汇编成册的年度“白皮书”。 |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东南商报原总编辑 回顾东南商报这20年走过的历程——从2001年创刊时筚路蓝缕开拓市场,到2004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到2015年与宁波晚报、新侨报合并组建都市报系,再到2018年由都市类报纸向智库型财经类融媒转型,披荆斩棘、自强不息一直是东南商报跋涉前行的主旋律。 2004年以来,宁波报业市场群雄征战,烽火四起。钱江晚报、都市快报等省城媒体不断在宁波开疆拓土,宁波晚报、现代金报等同城媒体也你追我赶、各显身手。东南商报要生存、要成长,必须闯出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子。从2006年2月到2017年7月,我在东南商报和同事们一起,经历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分享过捷报频传的喜悦,也切身感受了冻雨寒风、艰难转型的阵痛。好在全体东南商报人始终保持坚韧进取的拼搏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在新闻传播实践、社会影响力打造以及报业经营等方面,群策群力,不屈不挠,精勤敬事,同心致远,进行过不少探索,留下了难忘的印记。 新闻工作的政治性、业务性要求很高,实践性很强。在办报过程中,东南商报始终自觉履行政治责任、服务责任、文化建设责任、人文关怀责任,内容为王,服务为本,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例如,紧扣社会热点,通过举办一系列大型社会活动,提升东南商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东南商报先后连续举办过“环保·故乡·山江海”活动、外来务工者节、社区服务大篷车以及宁波城市形象标识和主题口号征集等等大大小小上千次活动,坚持不懈,常办常新,产生了广泛影响。2011年度浙江新闻奖评出9个社会活动奖,东南商报“环保·故乡·山江海”活动名列其中。2012年,在首届中国报业新闻社会活动论坛暨新闻社会活动精品案例颁奖典礼上,东南商报“外来务工者节”系列活动获得新闻社会活动十佳精品案例奖。 又如,在新闻传播业务方面,东南商报以培育名记者、打造名专栏为导向,开设了一系列特色栏目,如“民生调查”“财经视点”“经济地理”等等,倡导采写原创新闻、深度报道。其中,以记者程鑫和樊卓婧名字命名的“程钟婧鼓”专栏,刊发了相当数量的深度报道,在读者中产生了不小的反响。2012年、2014年,《东南商报》两组摄影作品《沉重的海岸线》《“车技”惊心》分别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三等奖,连年都有一批新闻作品在省市评奖中获奖。一些报道,还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如《飘零半个多世纪 朱枫烈士魂归故里》连续报道,为推动有关部门在镇海设立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发挥了作用。 还如,在报业经营方面,东南商报既奋力拓展市场,也重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手抓,“商德惟信”,有道有术,在守正创新、着眼可持续发展、锻造品牌价值上下苦功夫。东南商报还先后创办了细分市场的《宁波老年》等专刊。这一阶段,东南商报先后获得“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品牌价值十强”“中国十大影响力都市报”等荣誉。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翻看当年东南商报内部汇编成册的年度“白皮书”:《龙年长精神》《蛇年增智慧》《马年行健步》《羊年炼韧劲》《猴年攀险峰》……拟定这些书名,确实有所寄寓,从中可以看到我们跋涉的履痕。年历一页页翻过,今天,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正在加快推进中,大家由写报道、端相机、发评论,演进至拍视频、剪片子、做直播,与时俱进,行不懈怠,“十八般武艺”拎得起放得下。无论呈现方式如何变化,大家依然发现着、记录着、守望着、推动着,直达现场,直抵心灵。从一篇篇报道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东南商报同事们严谨求是的工作态度、正心诚意的火热情怀。而有了这种精神,就无惧未来山高路远。因为,路就在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