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雁 1月18日,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公布了2020年金融数据,引人注目。 2020年,宁波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5451.6亿元,比年初增加3264.4亿元,增量为上年的1.6倍,余额同比增长14.7%,增速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宁波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988.2亿元,比年初增加3130.4亿元,增量为上年的1.8倍,余额同比增长15.0%,增速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宁波存贷款余额增速在36个主要城市(港、澳、台除外,31个省会+5个计划单列市)中,分别排第4位、第7位,分别比上年提高8位和15位。 这些数据也透露出,过去一年,宁波金融系统在稳企业保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市实体经济快速复苏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为实体经济精准滴灌 据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透露,过去一年,我市不仅贷款增量充足,信贷结构也持续优化,对重点领域保障有力。其中,最显著的是普惠小微贷款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去年,宁波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692.5亿元,增长42.4%,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7.7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02.2亿元,同比多增410.8亿元。 “宁波民营企业活跃,2020年市场主体已突破110万,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我市普惠小微贷款大幅增长。一方面,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效果明显;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宁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打造普惠金融‘宁波样板’,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普惠小微贷款的快速增长。”宁波市金融研究院院长孙伍琴说。 去年,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升级数字普惠平台,完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市共有20912户企业通过平台提出融资需求,近万户获得融资,融资对接率达45.8%。 普惠小微贷款快速增长,还与全市启动“首贷户拓展专项行动”破解小微企业“首贷难”困境分不开。2020年前11个月,全市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超1.3万余户。 过去一年,我市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精准滴灌,民营企业贷款增量与制造业贷款结构优化双双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9217.6亿元,同比增长14.3%;比年初增加1156.8亿元,增量为上年的3.5倍。 以民营经济活跃的外贸业为例,去年,在疫情蔓延和全球经济衰退双重压力之下,宁波外贸经历了严峻考验,实现“V型”反转。这背后也离不开金融的助力。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机构对“订单+清单”重点外贸企业授信1515亿 元,累计向1793家名单企业发放贷款852.8亿元,为这些外贸企业应对风险、危中寻机创造了条件,也解了燃眉之急。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去年,我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增长动力强劲。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4322.2亿元,增长11.3%。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75.8亿元,增长71.4%,比年初增加364.7亿元,为上年的5.8倍;制造业信用贷款余额657.3亿元,增长51.8%,比年初增加224.3亿元,为上年的17.1倍。 “中长期贷款余额大幅增长,说明我市一些制造业企业不仅仅着眼于眼前,而且有了更长远的发展规划,谋求长足发展。另外,信用贷款快速增长,则说明银行对制造业授信力度加大。同时,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让金融机构越来越放心。”孙伍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