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史旻 1月19日晚间,宁波东力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已于当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而被处罚事起宁波东力与深圳市年富供应链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历时2年多,证监会查明,在重大资产重组阶段,年富供应链存在虚增营业收入、利润,虚增应收款项,隐瞒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等行为,并向宁波东力提供了含有上述虚假信息的财务报表,导致宁波东力存在信披违法行为。 证监会决定,对年富供应链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年富供应链6位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至30万元罚款;对宁波东力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对宁波东力10位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万元至30万元罚款。 涉事金额高达38.6亿元 宁波东力始创于1997年,于2007年在深圳中小板挂牌上市,主营各类高精度工业齿轮箱、电动机、联轴器等,是中国齿轮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因受下游行业需求不足等影响,自2012年起,宁波东力业绩大幅下滑,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连续4年处于亏损状态。这也让宁波东力在2014年戴上了ST的帽子。 处于退市危机中的宁波东力保壳心切,2015年走上了谋求并购之路。也正是在这进退维谷时期,年富供应链进入了其视野。 成立于2008年的年富供应链主要为电子信息行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曾获得“2016年深圳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深圳百强企业名单第22名”等殊荣。 对于急需改善业绩、摆脱传统产业桎梏的宁波东力来说,年富供应链所提供的技术和客户资源,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标的。2015年12月17日,为了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宁波东力开启了长达半年的停牌之旅。 2016年6月,宁波东力发布公告称,作价21.6亿元、以增值率约700%购买年富供应链100%股权,并向年富供应链增资2亿元。而根据宁波东力2015年度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15年末,其资产净额仅为10.8亿元。可见,宁波东力为了这次收购下足了血本。 实际上,年富供应链也曾经短暂地给宁波东力画出一个美丽的泡泡——2017年8月正式并表后,年富供应链成为宁波动力重要的利润支撑。财报显示,2017年,宁波东力实现营收128.7亿元,同比暴增24倍。其中,94%营收来自年富供应链;净利润同样大增12.8倍,而年富供应链贡献了58%业绩。 不过好景不长,2018年7月2日,宁波东力一纸公告引起轩然大波——在收购年富供应链过 程中,宁波东力遭遇了合同诈骗,且年富供应链法定代表人李文国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据宁波东力2018年8月6日发布的公告,年富供应链管理层骗取了宁波东力股份及现金对价21.6亿元、增资款2亿元,并诱骗宁波东力为其担保15亿元。涉事金额高达38.6亿元。 根据处罚决定显示,年富供应链的造假行为让人瞠目结舌——2014年7月至2018年3月,年富供应链通过虚增出口代理服务费收入和利润、虚增境外代采业务收入和利润的方式,虚增营业收入34.82亿元,相应虚增营业利润4.36亿元。其中,2017年虚增收入10.70亿元,相应虚增营业利润1.01亿元,占宁波东力当期披露营业利润的56.54%;2018年第一季度虚增收入11.98亿元,相应虚增营业利润0.64亿元,占宁波东力当期披露营业利润的108.72%。 2018年8月29日,宁波东力发布2018年半年报称,对年富供应链商誉17.17亿元全额减值,计提年富供应链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13.63亿元。这直接导致了宁波东力2018年亏损高达28.01亿元,并创下了-1857.90%的惊人业绩降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