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1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数字中国示范城市 宁波四管齐下

    记者 乐骁立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重点落子数字化改革,牛年上班第一天便吹响了数字化改革的号角。可以说数字化改革,是“数字浙江”建设的新阶段。

    宁波“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旗帜鲜明第提出要“全面推进数字化变革,建设数字中国示范城市”。全市上下将以数字化改革先行引领,未来5年,宁波将从四方面着手,带动宁波新一轮跨越发展。

    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布局,宁波分三大块内容——

    首先是全面升级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实施5G网络建设行动,构建覆盖“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卫星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到2025年建成5G基站4万个,实现全大市5G信号全覆盖和规模商用。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提升宁波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加快建设千兆光纤网络,到2025年实现千兆宽带对家庭和重点场所基本覆盖,打造“双千兆城市”。拓展新技术应用,探索推进量子通信、天基互联网等新一代网络技术研发和专网建设。

    其次是加快布局感知网络基础设施。实施全面感知体系建设工程,推进智慧多功能杆和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领域感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部署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化传感器。扩大窄带物联网建设覆盖范围,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开放平台,大力推进感知技术在应急管理、交通治理、环境监管、智能家居、健康医疗等领域应用。

    再次是前瞻部署算力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为重点,加快构建“边缘计算+智算+超算”多元协同、数智融合的算力体系,全面建成市大数据中心,扩充宁波移动、电信、联通公共数据中心,谋划建设宁波智算中心。加快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浙江(宁波)数据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北斗位置服务大数据示范应用。加快推进航运大数据中心等特色产业数据中心建设。探索新型数据中心能耗指标单独核算,不列入地方年度考核体系。

    加快数字经济纵深发展

    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分为三块内容。

    一是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发挥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平台作用,打造以supOS为基础的“1+N”平台体系,加快开发各类工业APP,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深入开展“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构建“传感器及硬件设备+平台+应用场景”全产业链,健全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二是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新一轮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行动,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和数字化园区,到2025年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50家以上。加快数字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在线办公、在线教育、数字文娱、数字金融、智能物流等新业态。提升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发展农业物联网,打造宁波智慧农业云平台。

    三是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实施数字经济倍增行动,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光学电子、汽车电子、智能终端等数字经济制造业核心产业,加快发展工业基础软件、工业控制软件、嵌入式软件、工控安全软件等软件产业,大力培育数字内容产业,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探索建设宁波数据交易中心,创新公共数据市场化开发利用机制。

    深入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未来5年,宁波的政府数字化转型将围绕两个重点。

    一是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推动政府职能重塑、流程再造、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架构体系,建设数字化治理先行城市。提升市级公共数据平台能力,完善政务云架构,健全数据开放共享体系,加强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汇聚融合、一体管理,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建设经济运行、空间治理等一批基础性应用系统,加强多业务协同综合应用。全面推进政府部门移动办公,实现政府履职数字化应用全业务覆盖、全流程贯通。

    二是建设掌上办事之城。统筹全市政务信息基础设施“一张网”建设,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打造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过程监控、推进“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建设,丰富完善“甬易办”平台功能,探索推广自动化智能审批,提升居民、企事业单位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

    全面建设数字社会

    未来5年,宁波将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扩大城市大脑的民生应用,实施数字城管、数字教育、数字健康、数字交通、数字就业服务、数字养老服务、数字安全预警等应用场景建设工程。

    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推进商业网点、文化场馆、旅游景点等数字化升级,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数字文旅、电商新零售等新业态,基本建成与新时代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数字社会新生态。推进“医后付”“刷脸办”“无感付”等便民场景率先建设与应用。开展未来社区数字化协同发展试点,全面实现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接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