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徐露清 记者 乐骁立 近日,《2021年全国百强县》榜单正式出炉(不含市辖区)。浙江省18个县市入围,仅次于25席的江苏省。宁波依旧是慈溪市、余姚市、宁海县三大“潜力股”上榜,慈溪更是首次迈上两千亿GDP台阶,成为浙江省首个、全国第六个达到该量级的县市。 强者恒强,区域失衡依旧存在 综观榜单,“强者恒强”的特征突出。上榜县市前五中,“苏大强”独占4席,“老熟脸”昆山市依靠坚守制造业、接轨大上海,连续第17年高居榜首,位列第四名的福建晋江市成为了榜单前五中“非苏籍”的独苗。 从GDP量级来看,百强县以不到2%的土地面积和7%的人口,创造了我国约10%的GDP总量。此次GDP入围门槛约为572亿元,受新冠疫情影响,较上年提升幅度较小,仅约23亿元。 百强县中,GDP四千亿级县市只有2个,全部来自江苏;两千亿级县市4个,慈溪市成为两千亿级新贵。全国突破千亿大关的县市共38个,其中,江苏占16个,浙江占9个,我市占两席(慈溪、余姚)。 从区域分布来看,整体上,东部多西部少,中部潜力大。东部地区占比高达70%,长三角地区占45%,江苏、浙江和山东分别以25个、18个和13个的入围数位列入围县市数量最多省份的前三名,三省总数就占据了榜单的半壁江山。尽管东部地区压倒性优势依旧明显,但此次榜单上,入围数量唯一实现了正增长的区域是西部地区,从东部和东北地区手中抢下3席。在中部地区,除了位列第八的传统潜力选手湖南长沙县,湖南浏阳市此次也挤进了前十,中部崛起的势头不容小觑。 而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表现在单一省份内部。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在榜单上依旧只出现了3个百强县的身影,这除了和当地很多县撤县改区有一定关系,也可见区域发展失衡依旧是广东的棘手问题、发展短板。 宁波三县市各有所长 今年,宁波上榜的县市依旧是三位“老大哥”,慈溪市位列总榜第6,位次和上年持平,但量级上从千亿级跃上了两千亿级,余姚市居第23位,比上年下滑1位,宁海居第62位,比上年上升1位。 2020年,慈溪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008.3亿元,同比增速4.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2.5和1.2个百分点;余姚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20.72亿元,同比增速5.1%;宁海县地区生产总值为722.55亿元,同比增速3.4%。即使在包括市辖区在内的所有宁波区县(市)中,余姚市、慈溪市、宁海县的GDP同比增速也能排到前三。 慈溪市是宁波去年三个突破两千亿GDP大关的区县(市)之一,从1985年突破10亿元到1996年突破百亿元,用了11年。从百亿元到2013年第一次突破千亿元,用了17年。而从千亿元到2020年跨入两千亿元阵营,只用了7年,发展动能强劲。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发布的《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20)》中,慈溪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六,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83.82亿元,增长3.7%,全市16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6.0%,其中市级135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6.6%,工业实力可见一斑。 去年,慈溪全面贯彻和加速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大力“注血”新材料、健康生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推动了一批诸如宁波复能新材料杭州湾生产基地、金田铜业杭州湾新材料生产基地、康龙化成生物医药基地、默沙东亚太区动保产品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杭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的高质量发展项目投产、落地或发展。去年全年,慈溪规模以上工业中,新材料产业、健康产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27.2%、20.2%、13.2%和15.7%。 除了重引进、引得进重大项目,慈溪的创新实力也在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榜单中第四名的排位上有所体现,在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上的表现同样亮眼。截至目前,慈溪已经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3家(慈星股份、公牛集团、宁波天生密封件)、浙江省“隐形冠军”示范企业2家、浙江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15家、宁波市单项冠军企业7家(含国家级3家)、宁波市单项冠军培育企业54家。可以说,慈溪市制造业单项冠军正迎来“爆发期”。 再来看余姚市,在《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20)》中,排全省第2位、全国第13位,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71.51亿元,增长9%,高于宁波平均3.8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三年高居宁波各区县(市)首位,工业立市特征越发突出。 同时,余姚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也越发清晰。去年全年,余姚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和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37.47亿元和228.88亿元,增速分别达到17.5%和12.6%,在规上工业增加值中分别占比高达71.6%和48.5%。“246”重点培育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4.2%、17%和10.6%,在宁波排名中均位列榜首。具体行业来看,去年余姚增加值位于首位的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而排名前十行业中增速之首是汽车制造业。 得益于近年来产业培育工作的沉淀,像去年正式签约二期项目的甬矽电子、近年来扭亏为盈成长为国产芯片靶材龙头企业的江丰电子、去年诞生了“销量担当”领克05的领克汽车余姚工厂等,都逐渐迎来了阶段性的收获期,成为余姚工业经济的生力军。 而宁海县在2019年GDP首次突破700亿元,2020年攀升至722.5亿元,增速超过3.4%,规上工业总产值攀升至969亿元,增长超过5.5%。在产业布局上,近年来,宁海着力打造和完善“365”工业产业体系,即打造文体办公、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及模具3个五百亿级产业,节能环保、关键器件、智能家电、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6个百亿级产业,软件信息、制造服务、智能物流、“5G+”产业、通用航空5个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