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20多个城市争建国际消费城市 宁波如何脱颖而出?

    克服重重困难 宁波消费优势"加速成长"

    实际上,自《宁波市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实施方案》以来,在过去一年间,宁波商业不断提质扩容、创新发展,消费优势加速成长。

    从社零总额来看,消费升级态势明显。2020年,宁波全年全市实现社零总额4238.3亿元,同比下降0.7%,高于全国全省3.2、1.9个百分点。商品销售额35609.3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网络零售额2512亿元,同比增长10.9%,规模居全省第三。

    “去年整体是非常困难的,单从最后的社零数据来看,宁波超过了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是近几年所罕见的。很大程度上能否反映宁波国际消费城市的推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宁波市商务局局长张延表示。

    去年以来,在“新消费”行动的推动下,全市消费市场加快复苏。宁波购物节期间,陆续举办了240余项购物节其他促销活动;2020食博会邀请了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1200多家企业,吸引了11万余人次,线上线下成交金额和意向采购协议金额达25亿元。

    与此同时,我市还创新消费举措,以消费券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探索发展消费新模式新业态。2020年4月至10月,我市与支付宝、银联合作,市级层面投入1.97亿元,发放了3期12轮电子消费券,各区县(市)发放消费券超4亿元,参与商户超过10万家,加速推动消费市场回暖向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宁波涌现出一批能够扩大引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新型消费加速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达到2512亿元,同比增长10.9%左右;居民网络消费额1622.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9.8%。全市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创业创新项目集中在互联网领域,电子商务在促进消费、开拓市场、稳定就业,以及助推产业升级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

    一个城市要实现“卖全球”“买全球”,更高水平开放不可或缺。长期来看,我市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不断丰富着优质消费品供给,鼓励外贸企业从外销“一条腿”到内外“双循环”齐步走。

    与此同时,进口消费品的供给也大幅度增加。据宁波海关统计,2020年宁波口岸进口消费品总额366亿元,增长16.1%;9月份大幅攀升至今年进口峰值,当月进口42.4亿元,环比大增68.4%。其中,日化用品类进口形式持续向好,进口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92.5亿元,增长21.1%。

    锚定国际消费城市

    宁波如何脱颖而出?

    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角逐大军”中,宁波如何做出城市特色,全新赛道上脱颖而出,占据上游优势?

    “首先是‘国际’,保持高度国际化,提高进口规模,集聚全球优质商品;其次是‘中心’,我们的消费场景和服务对象不仅局限在本市,而是对周边乃至全国形成辐射和供给;再次是‘消费’,要增强消费意愿、打通消费渠道,提升消费体验;最后是‘城市’,在抓好城市消费方方面面的同时,也要提升农村消费,使城乡消费一体化。”张延表示。

    具体来说,接下来宁波将继续围绕全国重要的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城市、长三角重要的购物中心城市、全省消费便利化示范城市三大功能定位,建设接轨国际、辐射国内、惠及民生的国际消费城市。

    由于宁波经济结构因素,与制造业、外贸等相比,服务业中的商贸服务业与城市地位还不相匹配,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在40%左右,远低于全国68%的水平。如何用使服务业这块相对短板成为宁波起跳起飞的“跳板”之一?

    给予更多的消费选择,让市民消费留在宁波成为关键。在2021宁波全年商务工作会议上,提出宁波要以争取纳入国家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为抓手,培育新的消费亮点。

    在“国际商圈”打造上持续加强。注入宁波、时尚、国际等元素,推动“泛三江口”核心商圈提档升级,打造国际消费地标,扩大本地消费规模和拓展域外消费增量;同时打造东部新城核心商圈,推进“16444 点线面策”工程,打造成为全市商业又一核心。同时有效衔接全市商业网点规划,突出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

    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上持续创新。加快推进海曙、江北、鄞州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培育)城市建设,打响“夜色甬城”品牌。继续开展“六名”年度评选活动,评选发布一批消费者最喜爱的系列品牌,带动线下消费热潮。

    做大做强“首店经济”。招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宁波设立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吸引一批国际高端知名品牌、原创设计师品牌等首发或同步上市新品;同时,创新发展“老店经济”,挖掘和保护宁波老字号品牌资源,培育认定首批宁波老字号企业。

    持续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加快推进老外滩国家级步行街试点建设,将老外滩打造成为全国知名、最具流量的打卡地。提升东鼓道、南塘老街、南部商务区水街3条省级步行街,打造成为支撑城市区域消费的重要节点。

    作为一座开放型经济大市,在宁波着力实施“内外贸融合发展”行动,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接下来,市商务局将实施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百千亿”行动,分类梳理上千家外贸企业适销对路的百种商品,力争在商超、街区、夜市、展会、政府采购等国内渠道,实现千亿元商品销售额。

    他山之石

    其他城市有哪些好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做出城市特色方面,部分城市已经摩拳擦掌。如上海提出做强“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品牌经济,打造一批智慧购物示范场景、商业消费体验中心;北京准备推动扩大健康、养老、文旅、体育等服务消费;广东则计划推动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

    “首店经济”是上海的一张王牌。根据第三方机构中商数据发布的《2020年上海首店重点商圈报告》,尽管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市场依然彰显着高度的吸引力和生命力,2020年上海引入各类首店909家,其中,上海城市首店、华东首店、全国/大陆首店、亚洲/全球首店分别为753家、26家、118家、12家,2020年首店开业数量较2019年出现个位数下降。

    据了解,上海商务工作已经谋定了“八项行动计划”,其中“消费升级计划”明确,今年上海将以办好第二届“五五购物节”为契机,着力培育高端消费,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打造一批首发经济示范区和新品发布地标性载体,力争新增首店800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瀹佹姤璧勮 | 鑱旂郴鎴戜滑 | 缃戠珯寰嬪笀 | 璁句负棣栭〉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瀹佹姤闆嗗洟鑱屼笟閬撳痉鐩戠潱鎶曡瘔鐢佃瘽锛�87654321銆€瀹佺綉骞垮憡(13819807679)
鎶€鏈敮鎸侊細 鍖椾含鏂规闃垮笗姣旀妧鏈湁闄愬叕鍙�
涓浗瀹佹尝缃戙€€鐗堟潈鎵€鏈�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