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自己的能力,拥有追随者并成为话题,B站似乎满足了他们所需求的一切。 而另一个打动他们的就是视频化。作为快文娱的载体和表现,“Z世代”对于短视频的“感冒”更胜于其他形式。甚至业内人士曾表示视频社交的崛起,和“Z世代”的使用密不可分。“相比传统的图文,短视频更对我们的胃口。而且因为通过大数据匹配,基本推荐的都是我们喜欢的内容,这满足了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郭楠说。 个性化和社交化 是兴趣爱好的基础 从汉服、B站,到今年大火的剧本杀,不难看出,注重个人感觉和社交属性,似乎是“Z世代”选择爱好的重要标准。 喵喵就告诉记者,剧本杀给了她新建朋友圈的渠道。“第一次接触这种社交游戏就觉得很新奇,在和陌生人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乐趣,更加有意思。打多了剧本杀,我们基本就固定了大概的小团队,基本上就这些人,新加入的也是朋友带朋友,最后有了我们自己特定的建立在剧本杀之上的社交圈。”喵喵说。 在一份由社交软件Soul收集超2万份调查问卷后发布的《Z世代社交报告》中提到的,“Z世代”独特的成长背景,让其对社交的渴求更为明显。“Z世代”作为独生一代,渴望得到同龄人的理解和倾听,同时面临日渐沉重的升学、考研、求职等压力,他们更习惯于遨游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中,寻找志趣相投的年轻人。 根据Soul对用户进行的调研显示,约90%的用户希望通过社交应用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同时超过半数的“Z世代”用户认为,一般的即时通讯工具并不能充分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在有效便捷的沟通功能之外,拓展新的社交圈和找到志趣相仿的圈层中人,更是他们的主流需求。 营销专家周欢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她告诉记者,“Z世代”的兴趣爱好中最显著的元素就是社交性。“当代年轻人渴望更加多元化的生活、爱好体验,而这中间,‘社群’元素至关重要。成群结队出现在线上或线下,成了他们最大的标志之一。不管是喜欢汉服、玩剧本杀,还是热衷手游、关注B站的新动态,都是因为‘社交’是这些事物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而且因为有网络这条新纽带,所以他们间的交流并不再被地域所局限,但凡有社交属性的新事物诞生,不管在哪,首先虏获的也是年轻人的关注度。我想这也可能也是网络时代刻在他们骨血中的时代基因。”周欢说。 “Z世代”的成长 也让宁波有更多可能 日前,一篇来自于“IP蛋炒饭“的《16个Z世代的亚文化圈层大搜罗》一文,引发了众多80后、90后和“Z世代”本尊们的讨论。在该文中,将“Z世代”的主要文化、行为、消费兴趣点归纳为16种。诸如前文提到的二次元、国风国潮和快文娱外,还有游戏电竞、潮玩酷物、硬核科技、御宅族、偶像圈、COS、宠物、新舞音、新健康、新艺术、新教育、新竞技、街头野外等,这些圈层无一例外,都是由“Z世代”人经过自己对现有事物的吞吐融合再创造,酿出来的“蜜”。 当然,这些还都是已经出圈的、具有明显表象的圈层,鉴于“Z世代”的不稳定性,在这16个圈层背后,还有很多可能随时还没有出圈的新物种,随时都在变化和融合。这些不断迭代更新的圈层也为社会带来了不少变化。 同样的在宁波,“Z世代”的成长也开始对文旅、消费甚至就业等多个领域的格局发展产生影响,为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那么对于宁波的“硬软件”,“Z世代”又有什么样的看法? “我是宁波本地人,宁波的整体条件我觉得还是很适合年轻人积极创新创业,向前发展的。就我而言,应该会一直留在宁波。”喵喵说。不过她也坦诚,在娱乐硬件方面,宁波还处在成长阶段。“这方面还是成都、杭州这些地方出新项目多。感觉他们为年轻人创造的文化、生活各方面硬件都很好,书店随处可见,大型的图书馆、博物馆也很多,给人一种充满朝气的感觉。” 而郭楠则认为,“Z世代”的“多变”或许也会让宁波未来有更多种可能。“我觉得‘Z世代’的各种喜好,正在成为一种影响各方的新力量,当这种力量攒够到一定程度时,势必会有质的变化。宁波近两年对年轻人的关注度挺大的,改变的空间也很大,希望‘Z世代’的成长能带动城市玩出新的可能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