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阳科技生产车间 |
 |
工人正在生产车间工作 |
记者 王婧 核心提示 4月8日晚,长阳科技发布2020年财报:实现营收10.45亿元,同比增长14.81%;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23.69%。 长阳科技主营反射膜、光学基膜、背板基膜及其它特种功能膜,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半导体柔性电路板等领域。 对于长阳科技来说,2020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过去10年,为公司未来10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是公司未来10年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年十膜’目标的关键一年。”长阳科技总经理助理章殷洪称。 做大做强做精 经过10年发展,长阳科技已成为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反射膜是其拳头产品,目前已成功研发并可量产的反射膜产品型号达30多种。 “在我们没进入这一领域前,这个行业主要以日本东丽、韩国SKC、日本帝人等国际巨头企业的产品为主导。我们进入这个行业后,实现国产零的突破,局面慢慢发生转变。如今,长阳生产的反射膜已全面实现国产替代进口。”章殷洪说,随着客户对长阳科技认可,公司功能膜片材销量持续增加。同时,公司积极配合客户需求进行Mini LED反射膜、中小尺寸用反射膜、吸塑反射膜等产品研发,并实现小批量销售。 2020年,疫情带来的“宅经济”使得电子和显示终端需求持续增长,长阳科技反射膜产线满负荷生产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此情况下,长阳科技通过提前规划、精细化管理等方式增加反射膜产能,实现销售收入8.30亿元,同比增长26.09%。 “未来公司将继续做大、做强、做精反射膜,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并力争在Mini LED反射膜、中小尺寸用反射膜、吸塑反射膜等产品上实现突破,巩固全球领导地位。”章殷洪说,以最优质的产品,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 章殷洪表示,除了全球领先产品反射膜市场拓展良好外,去年,公司另一主打产品光学基膜也有重大突破,用大概两年半时间实现了“长阳速度”。 作为多种光学膜(扩散膜、增亮膜等)的基膜,光学基膜性能直接决定了扩散膜、增亮膜等光学膜的性能。2018年8月长阳科技光学基膜建成投产以来,生产的光学基膜透光率、雾度等关键指标持续改善,正在逐步缩小与国外巨头的技术差距。 “虽然受新冠疫情及设备升级调试停产影响,2020年,光学基膜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2.68%,但毛利率提高到20.19%,同比提升了约11个百分点。”章殷洪说,光学基膜赛道足够长、足够宽,未来,长阳科技一定会在这个大市场上有所作为。 力争“十年十膜” 在产业布局方面,长阳科技始终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及相关产业政策,重点聚焦新型显示、半导体、5G三大应用场景,开发三大应用场景中严重依赖进口且急需实现进口替代的关键性功能膜产品,研发和储备面向未来科技前沿的新产品,为“十年十膜”的发展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具体而言,长阳科技将重点对光学基膜、TPX离型膜、TPU薄膜(车衣膜)、CPI薄膜(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等的研发及工艺进行探索,突破核心技术壁垒,打造和储备面向未来的重点产品。 “产能不足从今年开始会得到有效缓解,公司上市时募投的项目今年基本全部可以投产。”章殷洪说,Mini LED也将迎来商业化元年,公司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技术和产能储备。 “作为未来业绩重要增长点,长阳科技将继续加大光学基膜研发投入,使其产品应用领域重点转向光学离型膜、光学保护膜及显示用光学预涂膜等领域,并不断扩大高端产品占比。”章殷洪说。 新产品陆续面世,离不开长阳科技对研发和创新的重视。去年,长阳科技开始着手建立长阳尖端材料研究院,有望在2022年年初投入使用。 “随着新品类持续布局和发力,公司功能膜综合平台能力不断增强。”章殷洪说,长阳科技将长期坚持“进口替代,世界领先,数一数二”发展战略,力争实现“十年十膜”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关键基础工业新材料平台、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世界级企业的初心始终不变。“涓涓不塞,是为江河;源源不断,是为奋斗;生生不息,是为长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