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实现需求出发的“惠民”行动 “善政就是惠民。”冉思伟说。 《行动方案》中提出,本次改革要从制约发展、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出发谋划项目、拓展场景,释放改革新红利、增强群众体验感。 郑从卓介绍,本次数字化改革是按照系统分析V字模型持续迭代,“V”字型的一侧是任务侧即需要侧,一侧是应用侧,也就是本次数字化改革是从需要着眼,分解任务,搭建相关的系统和应用场景。 “比如我们现在由许多部门交叉服务的社会民生领域问题产生了难点、堵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搭建数字化的系统、应用来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宁波数字化改革的成果。 首先,通过本轮改革,我市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将有质的飞越。《行动方案》提出,通过本次改革我市将大力推进5G、IPV6等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建设智能超算中心。 “这将为我市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感知城市,发展一系列最新的数字技术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总经理徐孟强说。 其次,数字化改革将进一步推动百姓的民生福祉。 以我市领跑全国政法系统的智慧应用“移动微法院”为例,截至今年2月底,宁波两级法院累计访问次数超1.2亿次,访问人数达468.86万人,实名用户数量达14.5万人。网上立案超16万件,文书送达51.34万次,网签调解协议9281件,证据交换66195次,远程庭审7725次,执行节点推送170.63万次。 移动微法院这一创新,充分发挥了移动互联网优势,引领了移动电子诉讼的世界潮流。 再如过去一年,我市“浙里办”注册数超638.8万,日活跃用户数已突破17.4万,全市已上线31800个“掌上办”事项,提供351个高频应用,开设16个热门服务专区,提供19个特色服务。 像这些让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的数字化创新,将在本次数字化改革启动后大踏步前进,从而让宁波更安全、更智能、更美好、更有温度。 这是凸显宁波特色的“发展”行动 “国家赋予了宁波长三角五大都市圈、全省四大都市区核心城市之一的定位,要契合这个定位,需要宁波大幅提升城市能级,加强极核功能。因此,未来五年宁波要聚焦发展‘双循环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等优势特色领域。”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兴景表示。 本次宁波数字化改革的《行动方案》也着重突出了宁波特色。 《行动方案》提出的着力打造十大标志性改革成果中就包含——在数字产业方面,创建优势行业产业大脑、未来产业先导区、“未来工厂”和实施数字经济提质倍增等重要样板;在数字港航方面,推动智慧港口、智慧口岸、航运大数据中心等重点工程;在数字贸易方面,建设数字自贸3T创新综合体、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创新平台等重要载体;在科技创新方面,建设新材料科创高地数据支撑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健康保险交易平台等重大枢纽。 “通过数字化改革,宁波未来几年大概率将出现全球最先进的‘未来工厂’。”宁波数益工联创始人何盛华表示。 他解释,未来工厂的最终目的是让产品的质量更高,成本更低。而宁波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一些企业有着世界最大规模的产能和订单,成本优势明显;同时引领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也推动企业研发最前沿的技术、工艺和最先进、高效的产线、设备、软件。因此,在数字经济系统改革中,宁波有望培育出一批为全国、全球做示范的标志性成果。 同时,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所在地,在数字港航的建设中有着明显的基础优势。在宁波舟山港港区,已经诞生了全国第一个端到端超低时延的5G智慧港口应用,由宁波航运交易所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理念和技术,整合国际航运、贸易等相关行业数据编制发布的“海上丝路指数”早已成为指导国际港航贸易的数字化风向标。未来,宁波数字港航系统的建设,将成为全国在该领域的探路者、领跑者。 而我市数字贸易系统建设也有望进一步抢占制高点。宁波世贸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泽昊表示,目前贸易中的几乎所有环节都呈现数字化发展趋势,从而出现了智慧物流、海外仓、数字海关、线上展会、线上支付结算、线上财税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 他认为,我市数字贸易系统的建设探索过程,将进一步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也使得更多宁波和全国中小企业有机会参与到国际贸易中,使得更多产品和服务成为贸易标的,国际分工变得更精准和高效,消费者获得感大幅提升。 综合来看,我市的本次数字化改革,必将以走在前列的奋进姿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创造性、高质量抓好数字化改革,全面打响全域数字化改革攻坚战,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