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仑银泰城全景 |
记者 黎莉 核心提示 近日,一则“北仑心跳摩天潮”进入微博同城榜热搜前五,让更多目光聚集到北仑富邦城。 自2012年富邦世纪广场在北仑开业之后,北仑区商业迈入快速成长期。而随着宁波1号线地铁全线贯通,北仑呈现“一站地铁一个购物中心”的布局,多个商业综合体先后落地,成为全省罕见的高密度配置。 富邦迎来第二春 4月27日,在富邦世纪广场A、B两栋楼之间,一个全新商业街区已露出“容颜”。这就是即将开街的“富邦青年潮盒”。 “作为‘青年北仑’的商业落点项目,潮盒街区也承载着广场为青年群体打造更好商业配套的使命。所以,我们花了大量精力,从打造理念到招商,再到氛围营造,都力争能做到贴合年轻群体需求。”富邦世纪广场物管部负责人陈峰说。 今年,富邦世纪广场将一口气推出两个针对年轻群体的重磅商业项目——除了“富邦青年潮盒”,摩天轮项目不久之后也将动工。去年,定位年轻家庭客群的富邦城已开业。多个项目共同发力下,让沉寂一段时间的富邦世纪广场重新找回自己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自去年富邦城重装开业以来,世纪广场不仅在客流上提升45%,销售额也提升了69%。人气再次聚集回这个北仑商业地标上。 北仑银泰城谋变 地铁之外的北仑银泰城,以自己方式努力吸引着符合定位的客群和合作伙伴。记者在北仑银泰城看到,区别于富邦主打年轻快消,这里不少品牌起点更高一些。 某服装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落地北仑之前,他们考察了3个商业综合体,最终因为自身产品定位更符合银泰城的受众而进驻。“商业体的客群是否符合品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事。北仑的商业还需要差异化布局,为不同品牌提供落地依据,也让消费者知道自己该去哪里消费什么。”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北仑银泰城近年通过调整换新丰富了业态,但相比市区银泰百货、银泰城,还是有不少欠缺的地方。 北仑银泰城副总经理贺群告诉记者,因为种种客观原因,商城在品牌的吸纳上确实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年是银泰城营业第7年,基建设施老旧确实也是问题。所以,对基建进行改造提升,也被列入近期计划之中。 商业格局悄然生变 前些年,北仑商业曾有“三足鼎立”之说,除了富邦世纪广场、北仑银泰城之外,博地影秀城也曾经是关注度颇高的商业综合体。但如今,北仑商业“一线贯穿三大商业体”布局却悄然生变。 2017年国庆节前开业的博地影秀城,有过辉煌经历。不过,近年来在富邦世纪广场、银泰城“夹击”下,影秀城开始转变定位,将重心转向影视基地和文化产业,商业部分逐渐成为配套设施。 “目前,北仑商业配套已饱和,总结这些年运营经验,我们明确了“产业+商业”发展路线。”博地影秀城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转变也考虑了自身资源禀赋,尊重市场客观规律顺势而为。 那么,对于北仑商业变局,消费者又有什么反应? 王女士是土生土长的北仑人,对这些年北仑商业变化有着自己的看法。“很高兴看到自己家门口的商业体多起来,记得富邦商业广场刚开业那年,我刚结婚,周末常去那边逛逛。即使现在,如有时间,我还常常和女儿一起去那里参加一些活动。”王女士说。 几年后,王女士搬家至北仑银泰城附近,银泰城又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品牌定位更适合我的年纪,去银泰城购物要比去富邦世纪广场多。当然,因为地铁开通,去市区也很方便。”王女士称,至于博地影秀城则关注不多,只知道现在那边有几家酒吧比较热闹。 新宁波人周倩3年前来到宁波,在北仑一家制造企业上班。她告诉记者,平时工作时间比较长,所以逛街买东西的时间比较少,接触中高端品牌的机会也不多。如果去逛街,更多时候是去富邦世纪广场。 打造更贴心的商业圈 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外贸等产业聚集区域,北仑有自成一脉的消费群体结构,而这也形成了区别于市区或宁波其他区域的商业定位。 一位业内人士就告诉记者,因为受众比较有特点,导致商业体在引进品牌时更务实。“纵观北仑各商业体,中高端品牌配置比较少,而奢饰品牌更是几乎没有。当然,这样的局面也是因地制宜的结果。针对现有的客群消费意向,北仑商业体侧重大众消费业态,并重点在年轻客群上下功夫。” 北仑区商务局副局长俞忠良表示,从立足长远发展出发,北仑商圈必须正视产业结构、人群结构、地域局限性带来的影响,才能找对发展方向。 “针对北仑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消费群体普遍年轻的特点,今年,我们响应区政府打造‘青年北仑’的号召,进一步发掘年轻群体的商业需求。同时,以打造特色街区作为切入口,进一步整合固有优势;以‘小且贴身’为特色,撬动市民消费热情。”俞忠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