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值公司业绩欠佳 当然,也应该看到,在已公布去年财报的宁波公司中,超半数小市值公司归母净利润负增长。而在业绩表现较佳的宁波公司中,小市值公司整体表现也远逊于高市值公司。 截至4月27日,已有89家宁波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财报。其中,市值低于30亿元(以4月25日收盘价计算,下同)的小市值公司24家,占比26.97%。市值高于30亿元的高市值公司65家,占比73.03%。 在24家小市值公司中,有13家营收正增长,占比54.1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有11家,占比45.83%;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增长的有10家,占比为41.67%。 “在实施注册制背景下,小市值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被逐渐边缘化是大势所趋,宁波上市公司整体产业偏传统,在未来市场估值定位上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国盛证券投资顾问殷勤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小市值上市公司往往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或经营状态不稳定,或在行业中话语权过低,抗风险抗周期能力弱。 小市值公司能“翻身”吗? 上市公司的市值被认为代表了其在资本市场的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投资者对其认可的程度。 在A股市场,市值不到30亿元意味着什么呢?依市盈率推算,意味着这家公司大概率净利润不到1亿元;意味着行业地位还没有奠定,产业地位不强势,公司现有投资价值未得到足够认可。 那么,小市值上市公司是真的无价值还是被错杀? 以宁波板块为例,截至4月26日,30家小市值宁波上市公司中,有19家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财报,其中17家公司在去年疫情冲击下仍实现盈利。 盈利最多的宁波联合,2020年实现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近70%。这一业绩在1000多家小市值A股上市公司中也名列前茅。不过,宁波联合今年一季度业绩迅速变脸——营收同比下滑63.2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0.30%。 宁波联合称,去年营收增长主要系国内客户对进口煤炭需求增加,煤 炭进口业务量较预期增加。而业绩增长则主要来源于房产项目。 从归母净利润增长来看,2020年,维科技术、圣龙股份分别同比增长176.69%、126.53%。而弘讯科技同比增长也达86.81%。此外,横河模具、天龙股份同比增幅均超40%。 在宁波上市公司中,汽车零配件产业占据重要版图。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宁波高发仍收获1.79亿元净利润,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87%。今年一季度,其营收、归母净利润更是分别同比增长28.01%、19.83%。这张业绩成绩单并不差。但今年以来,宁波高发市值却始终在30亿元上下徘徊。 据Wind数据显示,宁波上市公司中,有不少公司受到基金等机构青睐。从基金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来看,宁波布局新能源领域的相关个股备受机构眷顾。如光伏逆变器龙头锦浪科技,有128家基金合计持有其32%流通股。此外,容百科技、公牛集团、激智科技、日月股份、东方日升、宁波银行、拓普集团等,基金合计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均超10%。 在被机构看好的宁波A股上市公司中,创源股份还被社保基金加入股池。据统计,过去一年,创源股份也是所有市值低于3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中,接待机构调研家数最多的公司,合计接待机构89家。 去年7月,国盛证券曾对创源股份给出“处于历史性的最佳成长窗口”的评价。殷勤透露,当时,之所以对这个行业壁垒相对较低的文创产品制造业企业给出这个判断,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创源股份顺应了年轻人潮流,在一些文具产品营销中融合盲盒要素,引起市场资金关注。 从这个侧面看,机构也将上市公司的经营应变能力作为选择标的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精酿啤酒设备制造商转型到精酿产业的乐惠国际,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近期,乐惠国际股价频频刷新历史新高,截至4月25日收盘,其市值已达56.36亿元。2020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171.57%。已展现出“小而美”的蜕变风采。 “归根到底,在国内资本市场机构化大趋势下,小市值公司要想回到‘主场’,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市场,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看到清晰的业务成长逻辑。”殷勤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