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观察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0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受缺芯潮影响 宁波有家电企业减产三成

宁波祈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见习记者 吴正彬 摄

    影响或将持续一到两年

    据了解,宁波家电企业以民营中小企业居多,在“芯片-解决方案-线路板-家电生产”产业链中,宁波家电总体处于产业链末端,采购集中在整体方案和线路板等产品,直接采购芯片并自行设计方案的企业相对较少。目前芯片短缺对模组和整体方案供应商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对家电生产企业而言,芯片短缺引起的模块及线路板紧缺问题也已显现。

    宁波小匠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CEO米雪龙对芯片产业颇有研究,他指出,家电产业所使用的芯片主要为中低端芯片,高端芯片较少。此次家电产业遇到的缺芯与汽车产业遇到的缺芯原因相似。

    “导致家电产业缺芯的因素还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疫情、火灾等天灾人祸导致的全球芯片产能下降;受此影响,芯片厂商为了保证自身利益迅速调整产能结构——尽量把产能向高端芯片倾斜;再加上市场上存在的囤货行为引起的恐慌情绪,共同导致了这波家电产业的缺芯。”

    有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国内芯片厂商在中低端芯片方面还是很具实力的,但中低端芯片的利润远不如高端芯片,当更高端的芯片陷入缺芯潮,芯片厂商肯定更愿意把产能分配给这类芯片,甚至不惜砍掉低端芯片的产能。

    “比如说,有些产线既能生产汽车芯片又能生产家电芯片,一旦汽车芯片紧缺,厂商肯定会把产能向汽车芯片靠拢。不仅如此,有些芯片大厂很早就开始了芯片产线的升级,中低端芯片的生产已经逐渐被他们放弃,导致这类芯片的总体产能逐步下降。”

    该分析师还预测,这波“缺芯潮”对家电产业的影响可能一两年内很难消除,部分家电企业的产能应该要到2023年才能恢复。

    加快提升本地供应能力

    不过,此次“芯片荒”亦是危中存机,有望倒逼中国芯片产业做大做强,倒逼本土家电产业加快产业链完善。

    “在产业对芯片的重视程度陡然提升、芯片需求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转向国产芯片供应商,对国产供应商也将更具敬畏之心,这对于提升国产供应商地位、加强本土产业链自给、优化相关产业链结构,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前述分析师说。

    对于很多家电企业来说,他们眼下最关心的还是如何走出缺芯潮的阴影。方曙光认为,应对缺芯问题刻不容缓,希望有关部门能通过政策优势吸引更多芯片企业和芯片项目落地宁波,以保障宁波家电及其它产业的长远发展。

    据了解,目前宁波已在加快构筑自己的芯片产业实力。在杭州湾新区,刚刚投产两年的宁波群芯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眼下就在满负荷生产,这个投资约12.8亿元的芯片项目,目前能实现月产100万件芯片。然而,据公司总经理陈益群介绍,这些产能还远远无法满足宁波家电产业庞大的芯片需求。

    “按照现在的芯片产能来看,到今年年底之前,家电产业的总体形势还是蛮严峻的。目前,我们也在努力地增加产能,竭尽全力帮助宁波家电产业缓解缺芯影响。”陈益群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的目标是将产能扩大到每个月500万件芯片。

    在家电产业的本地供应能力方面,宁波确实还有很多提升空间。近日,记者也了解到,针对家电产业受“缺芯潮”困扰的现状,目前宁波相关部门已在积极应对:首先是充分挖掘、发挥宁波具备生产芯片和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潜力,推动企业加大投入、扩大产能,为本地家电企业提供急需产品;其次是在全市征集芯片设计、制造和线路板加工等相关企业和产品,并通过举办推介会等活动来加强芯片企业与家电企业的对接;此外,进一步推动芯片企业的研发进程,推动芯片企业加快将相关技术转化为量产产品;同时,继续加快芯片项目的引进和落地,为宁波家电及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支撑。

    业内人士还认为,要化解家电产业缺芯问题,除了加速国产化、加快提升本地供应能力外,还要格外注重研发和创新。可以通过政策激励上游供应商研发出更多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某些芯片断供的风险,让家电生产企业不至于因为某一款芯片或者某一个厂家的供应问题造成“芯”荒而减产甚至停产。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