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千万级人口城市迈进 宁波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进一步挖掘“银发经济”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以来,“老龄化”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人口结构老龄化主要是会关系到未来劳动力人口的增长潜力。以宁波为例,2020年我市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648.14万人,比2010年增加84.69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为68.92%,比2010年下降5.16个百分点。而另一方面,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170.2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8.10%,比2010年上升4.84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与宁波相伴。

    针对这一情况,市统计局表示,在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000多万人的大背景下,宁波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宁波城市能级的提升。

    不过,在张二华看来,制造业占比较高的宁波有大量用工较多的工业企业,在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的趋势下,劳动力资源短缺、用工紧张的情况或将越发突出。

    陈旭钦则指出,老龄化趋势除了会对未来劳动力市场提出挑战,还会在公共服务领域考验城市的承载能力,比如前段时间就有地区因为老年大学报名过于火热而采取“零点报名”的策略,被抨击上了热搜。不过,挑战面前,也为“银发产业”和“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随着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资本市场上近期也随之刮起“人口结构转型”概念的投资风潮。事实上,宁波已经有一些企业嗅到了“银发”经济的潜力。雅戈尔集团早在2018年就斥资进军康养产业,在集士港镇参与建设宁波普济医院,筹建普济养老项目,首期投资近20亿元。陈旭钦认为,这就是资本助力老龄化趋势下公共服务完善的典型案例。

    “‘银发经济’要高质量发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养老产业、旅游休闲娱乐等相关的服务和政策要配套出台,完善社区的文化和体育设施,特别是公共服务要加大投入。”陈旭钦补充道。

    防止大城市病 为逆城市化发展做好规划

    毋庸置疑,宁波正在为成为一个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做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宁波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78%,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陈旭钦认为,宁波正在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目前,宁波城镇化率78%,比2010年时上升9.69%。未来一段时期内,宁波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仍将持续。“因此,宁波要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就需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他提出了几点主要路径,包括加快卫星城建设、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

    “回顾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发展历程,在城市经历了高度工业化、人口密集化之后,逆城市化也会紧接着城市发展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比如在东京,目前就出现了居民工作地在市中心,生活地却在50公里开外的城郊地区的情况。宁波需要为这个城市发展趋势做好准备,防止大城市病,实现城乡之间协同、融合发展。”陈旭钦解释道。

    对此,他提出了三个建议——

    从整体城市规划来说,宁波应遵循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的城市发展新理念。如统一规划工业园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地进行统一开发;探索推行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分层开发、立体开发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等模式;充分利用既有杭甬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科学有序发展市域(郊)铁路等。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劳动力必须与土地、资本两个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生产力。目前农村面临的问题,一是资源要素流动不起来,特别是土地要素尚未市场化配置;二是农村老龄化比城市快;三是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要素流动不起来,人才进不去,农村就难以发展。农村地区就是要让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双向流动,土地和宅院要双向置换。

    对中小城镇来说,则可以从旅游做起,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逆城市化主要原因是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自然化倾向的追求、大城市工业向外寻找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以及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达。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人士希望能过上周一到周五在市中心写字楼里上班,周六、周日在农村田园风光里休闲的生活,中小城镇可以抓住这个机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