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东欧商品进口“首选地” 近年来,宁波不断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已逐渐发展成为中东欧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2020年,宁波与中东欧国家总贸易额近300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4%。其中,进口额达37.6亿元,较2019年增长6.3%。今年1-4月,宁波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119.6亿元,同比增长48.8%。其中,进口26.9亿元,同比增长241.2%。 肩负“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这一“国家使命”,宁波持续不断搭平台探新路,积极打造中东欧商品进口“首选地”。 6月8日,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开馆,中外各方均寄予厚望。 捷克驻上海总领事史诺(Karel Srol)认为,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不仅将各个国家传统、知名的产品进行集中展示推广,还为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新产品提供机会。他相信,这个项目能够帮助捷克产品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大的知名度并吸引新的客户。 在塞尔维亚驻上海总领事戴阳·马琳科维奇看来,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展是塞尔维亚扩大其在中国市场影响力的绝佳机会。 波兰投资贸易局、希腊-中国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协会、保加利亚中国工业商会、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等政企机构也纷纷发来祝贺视频。 中企买下超20亿元中东欧商品 6月9日,第二届中东欧博览会进口采购签约仪式暨供采对接会在宁波成功举办。来自浙江、上海、湖南、山东等省市等10余家进口商,在宁波以“线上+线下”的形式现场签下26个采购项目,累计买下价值21.86亿元的中东欧商品。 此次“买买买”的中东欧商品,呈现主体覆盖面广、项目品类丰富的特点,不仅有冻牛肉、乳制品等农产品项目,还有铜材、木材等大宗商品,以及汽车零部件、轮机等机械类商品。 宁波市船舶交易市场有限公司买下了克罗地亚普拉福国际海运公司的VALOVINE轮船,宁波的汽配龙头企业——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向捷克进口了一批零部件。 “我们主要从中东欧进口葡萄酒、蜂蜜、橄榄油,今天刚刚在‘云上’签下了一批波兰牛奶、克罗地亚红酒,都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产品。随着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检验检疫合作的深入,我们能从中东欧购买的品类越来越多,也希望通过博览会结识更多客户。”宁波雅滋食品有限公司运营主管邵潇潇告诉记者。 签约仪式后举办的供采对接会,让来自浙江、北京、天津、重庆、辽宁等全国10余个省市的20家中国采购商,与来自中东欧10个国家的19家参展商,开展了59轮次的“屏对屏”贸易洽谈。 在供采对接会上,宁波世贸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进口事业部业务经理林哲结识了3家板材供应商。 “这种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对接会,在疫情期间,给了我们接触国外市场的机会。我们有木材进口业务,林业资源丰富的爱沙尼亚、捷克、拉脱维亚正是我们拓市的目标,这些进口杉木可以供应给下游家居厂商。如果有合适的货源,我们还可以介绍给国内的客户。”林哲为主办方点赞。 大连孚德经贸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沈迪非称,这次是他头一回来宁波参加中东欧博览会,真正吸引他不远千里而来的是,参会的外方成员中有一些具备资质往中国出口肉类的供应商。他们曾经和波兰做过生意,也想来对接更多品类。 参与对接活动的企业纷纷表示,借助政策东风,中东欧进口贸易大有可为,高性价比的中东欧优质产品将在国内市场取得广泛反响。 “中东欧博览会是中国国内唯一面向中东欧的国家级展会,也是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后的首个经贸盛会。作为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进口采购签约仪式是浙江积极落实峰会成果共识的具体举措。6月10日,5号馆对接区还将举办两场供采对接会,分别是酒类专场对接会、线上线下综合对接会。”宁波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