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婧 核心提示 全球“芯片荒”不断加剧,从汽车业席卷到整个制造业。但同时,芯片紧缺也给相关企业带来机遇。近日,多家半导体企业科创板IPO迎来新进展。这其中就包括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甬矽电子)。 日前,据宁波证监局披露,甬矽电子已完成科创板IPO辅导。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芯片需求激增,令芯片企业迎来高景气周期,宁波多家半导体材料、封装等企业订单饱和、产能紧张,更有企业订单已排到明年下半年。 1 5月31日,宁波证监局官网显示,甬矽电子的辅导机构平安证券已完成对其科创板上市的辅导工作,并发布了总结报告。平安证券称,目前相关辅导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已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条件。 天眼查显示,甬矽电子成立于2017年11月,注册资本3.48亿元,主要从事高端集成电路(IC)的封装和测试。公司一期占地126亩,项目计划5年内投资30亿元(分两段实施),建设达产后具备年产50亿块中高端集成电路、年销售额30亿元的生产能力。 甬矽电子虽然仅成立4年左右,但却颇受资本青睐。 2020年9月29日,聚隆科技公告称,公司及其他15家企业与甬矽电子及其股东签署了《投资协议》。聚隆科技及其他10家企业拟以15元/股的价格受让甬矽电子股东转让的737.5万股甬矽电子股份。同时,公司及其他12家企业拟以15元/股的价格认购甬矽电子新增的3566万股股份。其中,公司拟受让宁波鲸芯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鲸芯)转让的甬矽电子53.60万股股份,转让对价为804万元;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0611万元认购甬矽电子707.40万股新增股份。 聚隆科技称,受下游产业链转移、5G先行推广、手机创新、存储库存趋于正常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大陆地区半导体封测回升力度优于全球,市场空间广阔。甬矽电子现有业务着重布局在新兴快速增长的应用领域,商业化落地进展迅速。 天眼查显示,甬矽电子16位股东中,不仅有上市公司,也不乏明星基金。比如,甬矽电子第3大股东为宁波上市公司朗迪集团,持股比例为10.03%;第10大股东为江苏疌泉元禾璞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元禾璞华),持股比例为3.24%。而元禾璞华的第3大合伙人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除本身实力不俗外,甬矽电子也赶上了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大机遇。”宁波一位创投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是甬矽电子发展比较快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芯片需求暴增背景下,封装自然也会出现产能短缺的情况。 2 始于2020年第四季度的“缺芯风暴”,目前依旧没有缓解。 “我们是一家节能灯生产企业,也需要用到芯片,‘芯片荒’也影响到了我们。”日前,宁波一家节能灯生产企业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芯片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订单需求。 正如一位欧洲智库分析师所描述,从医疗器械到银行ATM机,再到农用拖拉机,芯片无处不在。 在“缺芯”背景下,不少半导体企业加快了冲刺科创板的步伐。除甬矽电子外,近日,拟冲刺科创板的半导体企业还有概伦电子、唯捷创芯、复旦微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概伦电子股东名单中,英特尔持股达2112.4752万股,持股比例达5.41%,位列第7大股东。 据Cartner统计,2020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实际增长10.4%至4662亿美元,高通、英特尔、联发科等芯片厂商均取得不俗业绩。 不仅芯片厂商业绩亮眼,宁波相关半导体企业的订单今年也拿到手软。 “现在订单根本接不过来,用‘爆’了来形容都不为过。”甬矽电子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去年建成的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订单也已排到明年下半年。 财报显示,主营半导体上游原材料高纯溅射靶材的江丰电子销售收入继续增长,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17亿元,同比增长32.89%。 江丰电子称,随着客户端需求增加、对供应链安全重视程度提高,以及国内半导体产业对国产化需求紧迫,国产替代进度大大加快。 江丰电子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作为芯片供应链的一个环节,公司目前的订单量是饱和的。 6月4日,在互动平台上,康强电子回复投资者表示,公司为国内半导体封装材料塑封引线框架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龙头企业,目前订单充足。今年一季度,康强电子实现归母净利润2271.78万元,同比增长100.07%;营业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71.57%。 记者发现,不少半导体公司颇受创投资金青睐。去年6月22日,盛吉盛(宁波)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聚源资本战略融资;去年11月24日,宁波润华全芯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获数千万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哈勃投资。 中信证券电子组首席分析师徐涛认为,目前,半导体缺货覆盖各类产品。从历史来看,半导体缺货是长期存在的现象,但本轮缺货引发的涨价较此前更为严重。在目前下游需求回暖背景下,行业产能紧张可能会持续至20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