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7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个夏天, 茶饮圈、雪糕圈、饮品圈 又出现了哪些“黑马”

网红冰淇淋

奈雪的茶推出的椰子茶饮

    小众“鲜果茶”成功出圈

    今年夏天,新茶饮圈的C位依旧属于“鲜果茶”。其中,黄皮果、椰子等小众水果更是成为“黑马”,在各大头部茶饮品牌争相上架,吸引年轻人纷纷打卡。

    7月12日午间,在喜茶万象城店,记者看到操作台上,摆满了刚刚制作完成的饮品,大部分都是色彩斑斓的水果茶。

    从喜茶今年夏天的应季新品来看,新面孔基本都是鲜果茶。

    如黄皮仙露,原料构成为黄皮果、绿妍茶;多肉黄皮仙肉,原料构成为黄皮果肉、琥珀兰茶;皮爆柠,原料构成为黄皮果、香水柠檬、绿妍茶;多肉荔枝(回归产品),原料构成为荔枝、绿妍茶、芝士、西米。

    喜茶并非个例。记者对宁波市场主流的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茶百道、古茗等5个新茶饮品牌进行了不完全统计,在6月份上架的30款新品饮品中,有80%左右是鲜果茶饮品。

    同为新茶饮头部的奈雪的茶,上新了霸气牛油果生椰斑斓、生椰斑斓拿铁、霸气水蜜桃、霸气芝士水蜜桃、噗呲水蜜桃气泡茶;

    乐乐茶上新了梦龙生椰可可冰冰茶、手捣多肉黄皮、白玉蓝莓酪酪、牛油果蓝莓、手捣桃桃乌龙茶、手捣茉莉葡萄等。

    一长串的新品菜单上,放眼望去大部分都是鲜果茶。

    从价格来看,基本在15-30元不等。根据艾瑞咨询近日发布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从消费单杯价格来看,16-25元这一中间价格区承载了更多消费者。

    在芒果等大众性常规水果被开发充分的现在,挖掘小众水果走创新路线正在成为新茶饮品牌的一种选择。

    记者走访了解到,今年夏天,除了芒果、葡萄、百香果、西瓜等常规水果的使用量上升,黄皮果、椰子等也进入消费者的视线,占据了不小的市场关注度。

    如南方的地方性水果黄皮果,就成功“出圈”了。

    记者注意到,6月的茶饮新品中,喜茶上架了多金黄皮菠萝、黄皮仙露、多肉黄皮仙露3款新品;乐乐茶上架了手捣多肉黄皮等。据介绍,由于黄皮鲜果只在六七月份有,所以相关茶饮销售期很短,多为一个月。

    椰子也成了“隐藏爆款”。几乎主流的新茶饮品牌都推出了相关饮品。

    如奈雪的茶,上新了霸气牛油果生椰斑斓、生椰斑斓拿铁;北美咖啡品牌Tims上新了生椰冷萃;乐乐茶上新了梦龙生椰可可冰冰茶;喜茶上新了芒椰糯米饭;瑞幸上新了哈斯牛油果椰子冻;古茗上新了泡鲁达等。

    新奇雪糕解锁这个夏天

    今年的冰淇淋又有哪些新玩法?

    近日,记者走访江北万达广场的永辉超市、东部新城罗森便利店等看到,冰柜区域基本已经被今年新一轮的网红冰淇淋占据,大多依旧延续着包装新潮、口味奇特的“网红特征”。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跨界产品”出镜率更高了。在小红书上频刷存在感的液氮冰淇淋、铁观音口味冰淇淋、汉堡冰淇淋、米酒味冰淇淋、奥利奥夹心冰淇淋等,都一个不落地出现在宁波市场。

    在位于东部新城的一家盒马鲜生超市内,记者看到一款小罐茶联名款冰淇淋,不仅出品了铁观音口味的冰淇淋,还有白茶口味、茉莉绿茶口味等,选择颇为丰富。

    还记得几年前的网红款黄酒棒冰吗?今年的新生力量是口感更为柔和的米酒味冰淇淋,里头也是真的“有酒有故事”。在永辉超市,记者看到一款桃子米酒味冰淇淋,其配料表上不仅有常规的巴氏杀菌乳,还有米酒成分,以水、大米、酒曲、水蜜桃泥等调和而成。

    除了口味奇特之外,今年冰淇凌届也有不少联名款、怀旧款颇为吸引眼球。杭州雪糕品牌五丰今年有一款1929纪念版雪糕,据说是为了纪念1929年杭州西泠制冰厂成立(五丰冷食前身),并制售出了杭州第一根棒冰。从售价看,每支在10元左右。

    网红冰淇淋的崛起伴随着另一个事实,就是冰淇淋价格的一路飙升。

    记者在盒马鲜生超市(宏泰店)、永辉超市(江北万达店)逛了一圈,看到的网红冰淇淋基本都在10元以上。以小罐茶联名款冰淇淋为例,其规格为90克,采用杯装,每杯的售价为18元;奥利奥夹心冰淇淋采用与饼干类似的袋装,其规格为65克,每包的售价是15元;桃子味米酒冰淇淋采用盒装,其规格为250克,每盒的售价为28.8元。

    虽然价格并不便宜,口味也都有些“奇葩”,不过由于有话题感、自带社交属性、满足年轻人的猎奇心理,这些新网红口味的销量都不错。

    “网红冰淇淋基本上都是靠口味、包装、形态取胜,品牌性可能会稍微弱化一些。实际上,网红冰淇淋已经稍微脱离了原来(冰淇淋)的意义,作为一个新的品类,类似像休闲食品去做,它其实是做了另外一种消费转移。”宁波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但无论是什么网红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例如2019年夏天曾经火遍全网的双蛋黄雪糕,也仅仅火了一个夏季。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新鲜感会随着尝鲜期的逝去而逐渐消失,人们的关注点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产品品质和性价比本身。最终能留下来的必将是在过硬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更具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文化内涵的产品。”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