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通关时效居长三角之首 宁波口岸首创区块链EDO 7月20日,宁波杰成代理报关有限公司进口部的陈峰一上班,就收到一条业务信息提醒——原来是客户的进口货物到了,已经线上“派单”过来让他办理换单业务。他轻点鼠标提交换单申请,一票换单业务几秒之间就能在“云端”完成。 如此便捷的提货换单流程,得益于中远海集运近期在宁波口岸推广应用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进口无纸化放货模式(区块链EDO)”。这项业务模式在宁波口岸首创,目前已在宁波口岸所有港区实现全覆盖,应用比例接近100%,令所有进口企业都可享有数字化改革带来的便利。 截至今年6月,在诸多数字化应用的加持下,宁波口岸的海运进口整体通关时效已位居长三角之首。 “这种全程零接触、‘云换单’、链上行的业务模式,打通了进口提货无纸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的跨越,在降低人工成本和流转时间的基础上,还有效降低了纸面单证遗失、快递延误等相关风险。特别是对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以数字赋能减少人员接触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宁波市口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严瑾 通讯员 马美兰 宁波将建设国家级服务平台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近日,“国家工信部2021年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关键零部件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中标候选人结果出炉,我市在与北京、重庆、青岛等9市竞标中,以排名第一的顺序号进入公示名单。 该平台将依托奉化区建设,由我市摩米创新工场作为“国家服务平台”主体运营单位,联合星宇电子(宁波)有限公司、国家气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三家奉化区产业化优势企业,并强强联手北京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张家港工程院等科研院所组成“联合体”,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成果产业化体系。 该项目总投入1.1亿元,将立足产业发展需求,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试点,建设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为行业、地方成果转化提供供需对接、技术评估、知识产权管理、检验检测、试验验证、中试熟化等公共服务,推动经济性好、潜力大的创新成果在地方落地转化,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努力争创建设国家级创新成果产业化示范先导区,力争在未来2-5年内形成上市公司1-3家。 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南玺 6月宁波五大类生资3涨2跌 据宁波市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最新监测,2021年6月受监测的5大类重要生产资料3涨2跌,其中煤炭、成品油价格略有上涨,化肥价格受原材料紧缺影响继续大幅提高,钢材、水泥在政策调控积极作用下出现回调。 煤炭价格相对平稳。6月份,全市煤炭均价为751.50元/吨,环比上涨0.5%,但涨势已经趋弱。 水泥价格止升转跌。6月份,全市水泥均价为494.43元/吨,环比下降2.2%,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环比下降2.2%。 成品油价格小幅上涨。6月份成品油价格进行了两次调整:6月11日24时,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75元和170元;6月28日24时,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25元和215元。本次调价过后,2021年成品油调价呈现“九涨一跌两搁浅”的格局。 钢材价格明显下降。6月份,全市钢材均价为5498.02元/吨,环比下降5%。 化肥价格大幅上涨。6月份,全市化肥均价为2907.50元/吨,环比上涨7%。记者 史娓超 通讯员 张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