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婧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杉杉股份风头强劲。至昨日收盘,股价报收于31.43元,至此,该股今年以来股价已经上涨75%以上,其中,本月已上涨了34.78%。 不仅股价表现抢眼,杉杉股份上半年的业绩也颇为出色。日前,杉杉股份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称,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亿元至7.5亿元,同比增长599%至649%,实现扭亏为盈。 新能源车的大风口 今年上半年杉杉股份业绩向好的背后,与新能源车需求的爆发不无关系。 对于业绩大涨的原因,杉杉股份表示,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景气度延续,公司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销售稳步放量,同时公司持续充分发挥自身在一体化产线、智能制造、成本管控等方面的优势,叠加部分原材料价格波动上行,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盈利能力提升。 而受益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以及公司自备部分六氟磷酸锂产能,公司电解液业务毛利率水平有较大提升,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偏光片业务成现金奶牛 相对而言,杉杉股份今年上半年业绩最亮眼的板块应为偏光片业务,预计实现净利润4.9亿元至5.1亿元。 自杉杉股份完成对LG化学旗下LCD(液晶)偏光片业务的收购后,相关资产于今年2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范围。 偏光片是显示面板的重要组成原材料,占液晶面板总成本的10%左右。偏光片技术门槛较高,主要被日本和韩国厂商占领,在LCD的市场竞争方面主要是LG化学、住友化学和三星SDI,全球市场占有率接近90%,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0%。 据IHS数据,我国LCD面板需要偏光片面积为4.38亿平方米,而2020年我国偏光片产能仅为2.07亿平方米,供需缺口达2.31亿平方米,这给杉杉股份偏光片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切换至新能源赛道前,杉杉股份是国内首家上市服装企业。自1999年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杉杉股份持续加码锂电材料全产业链,现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 华丽转身后的杉杉股份,目前拥有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偏光片等相关业务,各项业务在国内细分领域均表现不俗,拥有将强的竞争力。 收购LG业务后,杉杉股份沿用LG技术,确保其前沿性。杉金光电目前超宽幅产线全球市占率40%,国内市占率50% 正极材料和世界500强公司巴斯夫合作将会带来机会,预计会成为未来公司的主要增量之一。巴斯夫在正极材料方面的领先技术,有望快速让巴杉的正极材料从电子级别到动力级别的转换。 负极材料拥有较低生产成本优势,产能有望快速提高,同中科电气、璞泰来同为国内领先的负极企业。另有每年4万吨电解液和2000吨的六氟磷酸锂的产能。 与中静系股权纠纷不断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杉杉控股有限公司(“杉杉控股”)工商信息显示,其于7月14日发生股权变更,新增股东绵阳绵高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绵高基金”),杉杉控股的注册资本亦从11.59亿元增至12.86亿元。据披露,绵高基金对杉杉控股的认缴出资额为12682.1047万元,持有约9.86%股权。 杉杉控股为杉杉系顶层公司,为杉杉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且为杉杉系上市公司杉杉股份第二大股东。 绵高基金成立于今年6月18日,共有两名合伙人——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绵阳科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二者均为四川国资背景。 杉杉股份6月25日公告显示,杉杉集团将所持有的上市公司8174.39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2%)办理了股票质押,质权人正是绵高基金。据公告,杉杉集团此次质押为非融资类质押,系为合作提供履约保证。 而在业绩迎来拐点的同时,杉杉系与中静系关于徽商银行股权的纷争也不断升级。 7月3日,杉杉控股发表声明称,自2020年6月杉杉控股、杉杉集团与中静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静新华”)就徽商银行股权转让发生诉讼以来,中静新华及其董事长高央在背后策划了一系列针对杉杉控股、杉杉集团及上市公司杉杉股份的不实举报与不实报道。 对此,杉杉控股反驳称,杉杉企业在LG化学偏光片业务并购及并购后与相关政府和企业的产业资本合作中,均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要求,相关资金安排完全符合与相关方的协议约定,不存在任何违法、违规及违约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