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观察家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8月0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运动员 连夺奥运“五金”

“冠军之城”如何打响 体育产业“金”字招牌?

    记者 陈旭钦

    核心提示

    甬士出征,百步穿杨,石破天惊,水中称王,灿若星辰。

    这次东京奥运会,宁波选手目前已夺得5枚金牌,令世人惊叹不已。

    今天,“宁波”一词已成了现象级传播的奥运冠军代名词。来自东京奥运会现场消息,不管谁上场,都有记者在问,这个(运动员)来自宁波的吗?随着8月3日16岁小将管晨辰摘得第五金,再加上此前的“神枪手”杨倩、“大力士”石智勇、“飞鱼”汪顺,至此,宁波又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头:“奥运五金城”!

    能否借此东风,乘势而上,利用这现象级的传播势头,借梯登高,宁波向全球推广城市品牌、发展体育产业呢?

    重点构建海洋运动休闲业发展格局

    "一枚金牌,拉动一座城!"

    这现象级传播的背后告诉人们——

    建立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相适应的体育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多元化体育消费体系、高质量体育产业体系和多要素政策支撑体系,将激发全民健身热情,释放体育消费活力,从而推动体育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宁波的体育产业和事业都大有可为!

    重视竞技体育夺金,固然可喜,但发展大众体育健身休闲业,更接地气。

    宁波向海而生,向东是大海。今后可重点构建以“两杆经济”(桅杆、钓杆)“一帆一舟二艇”(帆船、龙舟、赛艇、皮划艇)为核心项目,以“江湖湾海”水上运动基地为主体的海洋运动休闲业发展格局。

    审时度势,欲夺更多金牌,要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布局和结构。

    在空间布局上,因地制宜形成多个体育产业集聚区,宁波中心城区可重点发展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会展等,余姚和慈溪可重点发展体育制造业和健身休闲,象山、宁海重点发展体育旅游及相关户外用品制造。串联宁波海岸线,重点发展海洋运动休闲和竞赛表演。

    在产业结构上,推动以健身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为核心的现代体育服务业加快发展,逐步提高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总产出中的比重,做强体育装备制造业。

    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发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路跑、骑行等普及度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重点发展水上、山地户外、航空、汽摩等户外运动产业,打造户外运动项目集聚区。推动击剑、跆拳道、射箭、马术、极限运动等时尚和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健康发展。

    “办好一个赛,提升一座城",做大做强竞赛表演业。持续办好世界排球联赛、宁波国际赛车系列赛、宁波国际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办好2022年第十九届亚运会宁波地区的帆船帆板和沙滩排球两个项目的比赛。今后宜积极申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和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原创IP品牌赛事,通过大赛的引领,提升宁波城市形象,加快宁波国际化进程。

    加快建设奥体中心二期工程

    宁波不仅仅是奥运冠军之城,更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要促进宁波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自主品牌,科学布局产业链,依托主业发展体育服务业。开发智能运动装备器材,设计智慧运动消费场景。将发展智能体育产业纳入数字经济发展框架。

    夺金之后,乘势而上,宁波更应加快建设奥体中心二期工程等项目,提升优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发挥世界帆联秘书处等国际性体育组织常驻机构落户宁波的契机,开展全方位合作,打响“中国宁波”品牌。

    总而言之,宁波依托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未来社区、美丽乡村等建设,优化运动、休闲、旅游、康养等互融的体制机制,打造特色鲜明的体育生活化示范区和主题突出的滨海运动休闲带,将为市民提供更快、更高、更强的优质健身环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