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观察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9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高质量发展 如何加快打造数字化改革“硬核”?

12A茶座嘉宾合影。

    记者 蒋丽丽

    核心提示

    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变革,从碎片化业务系统到多场景一网集成……数字化改革冲锋号角已经吹响。那么,数字化改革该怎么干?在数字化改革实践中,企业中碰到的难点和对策有哪些?

    9月3日,东南商报联合甬商总会、市社科院举办12A茶座,邀请市委改革办、市国资委等相关政府部门和部分国有企业代表,就如何加快打造数字化改革“硬核”成果,助力宁波高质量发展,开展了一场头脑风暴。

    

    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潘海洋 市委改革办改革一处处长 

    徐 俊 市国资委财务管理与评价处二级调研员 

    高立君 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兼信息中心主任 

    刘青友 市水务环境集团供水部门副总工程师 

    刘建民 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政企客户部副经理 

    吴伟强 宁波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谢瑜宇 宁波市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 

    付 杰 市国资委数改专班成员 

    於珊珊 市水务环境集团运行技术部 

    王 籍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都市报系编委委员 

    

    不仅是技术 更是认知与思维的革命

    企数字化改革”,市国资委财务管理与评价处二级调研员徐俊在会上公布了宁波市属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的目标:要努力形成“1+13+N”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格局,促进国资监管效能再提升、国资布局结构再优化、国企改革发展再跨越。

    “1”代表统筹建设1个“国资大脑”。“13”代表加快推进13家市属企业数字化改革。“N”代表加快布局N个数字化产业。市属国资国企将立足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化基础设施、创新型技术设施三大重点方向,强化市属企业在智慧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智能管廊等新基建领域的布局。

    “在充分利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基金等平台时,我们还会积极布局超级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新零售等数字产业领域,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力争打造若干数字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同时也要加强与市内外一流数字企业和平台的合作,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创新体制机制,为市属企业投资布局数字产业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环境。”徐俊说。

    作为长三角五大都市圈、全省四大都市区核心城市之一,未来五年,宁波要聚焦发展“双循环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等优势特色领域。奋力实现追赶超越、争先领跑,全面打造数字化改革先行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全国数字城市发展领先市、全国数字政府建设先行市和数字中国示范城市,使数字化改革成为“重要窗口”模范生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数字化改革的实质,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场认知和思维的革命,将对市域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市委改革办改革一处处长潘海洋对数字化改革有着自己的认识。

    今年4月份,宁波市委改革办印发数字化改革“1+6”方案,明确未来五年宁波数字化改革计划表和路线图,并提出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

    在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国有企业,如何以数字化改革为主线,加强技术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企业”,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围绕全省数字化改革‘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总体目标和全市‘打造数字化改革先行区’目标要求,加快推进我市国资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