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资本青睐 那么,甬矽电子的业绩究竟如何呢?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18年至2020年,甬矽电子营收分别为3854万元、3.66亿元、7.48亿元,呈高速增长态势,且在去年首次实现盈利,利润为2785万元。 如果说,“挖矿机”让甬矽电子挖到了第一桶金,那么,5G时代到来,则让其搭上了快速上升的“火箭”。 2020年,随着5G应用落地,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迅速崛起,成为半导体领域最受关注的新增长点,再加上国产化步伐加快,为甬矽电子带来宝贵的市场机遇。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甬矽电子量产的封装产品已超过1900种。其中,手机射频类客户销售收入2.65亿元,占系统级封装产品收入的78.06%,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5.85%。 2020年,甬矽电子入选国家第4批“集成电路重大项目企业名单”,“年产25亿块通信用高密度集成电路及模块封装项目”被评为浙江省重大项目。 甬矽电子回复称,公司与主要客户2021年全年预计订单总金额将超过14.5亿元。 甬矽电子计划5年内投资30亿元,建设达产后具备年产50亿块中高端集成电路、年销售额30亿元的生产能力。而此次科创板IPO,其重要募投项目之一就是拟使用11亿元募集资金投向高密度SiP射频模块封测项目。 如此高速的成长势头和行业高景气度,让甬矽电子成了资本的“香饽饽”。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12月到2020年9月,公司共进行了5轮增资及8次股权转让。去年更是获得16家企业增资。在现有36个股东中,不乏“中金系”、天津泰达、元禾璞华等明星基金及国有背景的产业资本,还吸引了宁波姚商、宁波燕园、宁波同创、清控股权等一大批本土创投资本。 目前,前十大股东中,王顺波直接持有公司1600万股,同时通过控制甬顺芯、宁波甬鲸、宁波鲸芯、宁波鲸舜合计控制公司12983.50万股,占总股本的37.35%,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除此之外,第二大股东朗迪集团是余姚本地上市公司,目前持有甬矽电子3100万股,占总股本的8.92%;第三大股东齐鑫炜邦的控股股东是青岛盛芯联合,这是一家专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知名创投机构;第五大股东中意宁波生态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国有股东,其持有2279万股,占比为6.56%;第十大股东为江苏疌泉元禾璞华,持股2.88%,而元禾璞华的第三大合伙人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即大基金)。 期待新的突破 半导体(芯片)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成为我国重点扶持、解决“卡脖子”的战略性产业之一,也是资本市场的“新贵”。 据Wind主题行业分类,截至9月8日,科创板335家上市公司中,半导体企业共计32家,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近十分之一,仅次于电子元件(40家)、生物科技(34家)和工业机械(35家)。 在市值排名前10的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半导体企业占了6家。其中,中芯国际市值近4500亿元,大全能源、天合光能市值分别达1489亿元、1137亿元。 另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8日,科创板335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全国21个省份的63个城市。其中,江苏、广东、上海、北京分别拥有63家、52家、51家、45家,占据绝对优势。 从城市分布来看,在非直辖市城市中,苏州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高居榜首,达33家;其次是深圳27家,杭州16家。 而宁波仅3家,落后于无锡(8家)、南京(5家)等新一线城市,全国排名20位左右。这远远落后于宁波经济总量及上市公司总量在全国第12位和第7位的排名。 近年来,在资本市场改革大潮中,宁波企业IPO大提速,2020年新增上市公司13家,今年又新增8家,新增数量居全国第7位,但科创板上市公司至今没有新的突破。 科创板是当前创新驱动的“风向标”,更是城市培育新动能和产业资本角逐的新赛道。显然,科创板也照见了宁波产业的“短板”。 从这个维度来看,甬矽电子冲刺科创板,对于宁波的意义,并不在于多了一家上市公司,而是为产业布局、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