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乐骁立 核心提示 宁波制造业有多强?2020年宁波工业增加值5045.6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九;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5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82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三,非直辖城市第一;先后两次被国务院评为“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地方”。 未来5年,宁波瞄向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使命担当。 宁波制造业如何继续抢抓历史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近日,我市印发《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简称《规划》),一幅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制造业强市图景徐徐展开。 宁波制造立下更高志向 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放眼“十四五”,宁波制造业立下的志向可谓宏大。《规划》确定了“二争先、三突破、六倍增”的具体目标—— “二争先”:全市工业增加值规模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稳定、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率等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三突破”: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质量奖、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实现零的突破。 “六倍增”:数字经济增加值、制造业“大优强”企业数量、单项冠军企业数量、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制造业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实现倍增。 到2025年,初步建成“三城三高地”,即先进制造业集群之城、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和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全域产业治理新高地、产业生态融合发展新高地。 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治理现代化,建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制造业强市。 细致规划体系空间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规划》中,宁波根据“246”产业体系,进一步细化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使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 《规划》将“246”万千亿级产业分解成三大项,并细化、新增内容。 一是,做强一批优势产业,包括汽车及零部件、绿色石化、新材料、高端装备4个产业。 在汽车及零部件中,特别细化发展汽车后市场、汽车文化,重点打造节能汽车、电动汽车、氢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产业链; 在绿色石化产业中,将聚焦化工新材料、化工新能源、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高端产品; 在高端装备产业中,将聚焦智能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现代能源装备、海工装备、物流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等重点领域,特别提到重点发展大飞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通用航空装备、卫星制造; 在新材料产业中,将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特别提到新一代光纤材料、高性能海洋用金属材料、海洋环境复合材料、石墨烯改性材料、智能材料、3D打印材料等前沿新材料。 二是,做大一批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关键基础件、生物医药、节能环保5大产业。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将聚焦集成电路、光学电子、汽车电子、智能电子产品等领域;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聚焦关键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数字化改革重点应用软件、现代信息服务业等领域; 关键基础件产业,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程、重大装备发展需求; 生物医药产业,将聚焦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现代中药和兽药、生物医药核心服务业; 节能环保产业,将聚焦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碳中和等领域。同时,特别提到重点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碳中和技术,以及用能权、排放权交易和节能减排的监测与服务。 三是,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包括时尚纺织服装、智能家电、文体用品3大产业。 时尚纺织服装产业,将聚焦设计、制造、品牌、营销等环节; 智能家电产业,将聚焦智能空调、智能厨电、智能冰洗、智能小家电、智能家居,推动智能家电产业时尚化、智能化、集成化、融合化发展; 文体用品产业,将聚焦文教办公用品制造、纸品本册制造、玩具婴童用品制造、体育休闲用品制造、文化装备制造、工艺美术用品制造等重点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