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船”出海只是权宜之计 尽管成本居高不下,但广大中国外贸企业的出货需求依然强烈,哪怕是赔本赚吆喝。厉力众分析了运力供不应求的原因: “一方面,中国在疫情期间保持稳定的供应链,吸引大量海外订单,特别是圣诞销售旺季临近,海外买家迫切需要补齐库存。另一方面,跨境电商的兴起、海外仓的建立带来新的运力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运价。更主要的原因是,国际海运行业高度垄断,船运寡头在海运费定价上拥有绝对话语权。” 在此背景下,宁波市国际联运协会副会长徐波认为,企业要想让出货更顺利,唯一的办法就是自行解决运力问题,通过租船包舱实现成本可控。目前,包括宜家、美国Dollar Tree在内的全球零售巨头,都选择以租船、购买集装箱等“昂贵措施”避免交付延误。 同时,一些浙江企业也在积极探索“货代变船东”的模式,为货主提供相对实惠的价格和稳定的船期。9月,“黄海先锋”轮从宁波大榭信业码头开航,标志着义乌民营企业联手打造的“宁波-洛杉矶”直航航线正式首航。这趟“包船”装载着1万多吨货物,由义乌扬翔国际货代和国联物流 等企业抱团开辟。 “这是我们在非常时期为突破舱位问题想出的资源整合路径。我们光是买箱子就花了3000万元,包船费用接近1亿元,这些资金都由我们3个团队先行垫付,再向客户收款。这个行业需要相互合作,以不变应万变。”义乌扬翔国际货代负责人金丽仙说。 唐小月介绍道,最近她也在宁波谋划类似的方案:“我们打算和达飞物流、中远海运合作,在一艘船上包下部分固定舱位,给到客户每箱便宜400美元的价格,预计月底启动。” 鄞州区商务局也于8月开辟“鄞贸—洛杉矶”海运快线,帮助8家企业出口价值近200万美元的货物。 最近,浙江省商务厅与省海港集团联手打造了一款数字化“神器”——国际集装箱“一件事”应用场景。省内外贸企业只需登陆“订单+清单”监测预警公共服务平台,即可查询班轮公司、货代公司公开发布的航线及舱箱信息,并填报订舱、订箱需求,开展线上对接。 9月14日,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表示,针对中小外贸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海运运费居高不下,出口运费已经接近或者超过了货值,造成了有 单不敢接、有单不敢做等情况,下一步,商务部将密切跟踪研判国际市场形势变化,密切关注市场主体发展动态,保持外贸跨周期平稳运行;适时推出针对性强的政策支持举措,积极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离岸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