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三季度宁波GDP
首次超万亿元

宁波最新经济数据释放哪些信号?权威解读来了

    记者 谢斌 制图 林盈

    核心提示

    10月26日,宁波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公布了全市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3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0%,两年平均增长5.9%。

    这是宁波在前三季度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经济增量达1571亿元,也超过以往年份全年增量(以往全年增量最高为2017年的1174亿元)。

    那么,宁波最新经济数据释放出哪些信号?经济运行又有哪些亮点?

    宁波经济稳中有进

    “全市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许婷娅表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首次在前三季度GDP总量超万亿元;

    二是,三次产业发展良好,第二产业增长较快。第二产业增长12.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5%。服务业增势平稳,增长8.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6%;

    三是,三大需求牵引有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投资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高出全省0.1个百分点。消费市场稳步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9%,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

    四是,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结构优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8.0%,其中,税收收入占比达86.1%,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收入结构更加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7.9%,两年平均增长14.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五是,社会民生保障有力,民生支出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交通运输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均保持10%以上的增速。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截至9月底,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同比增长56.4%;城镇登记失业率2.13%;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净增长4.7%,居全省第一。

    新兴动能加速成长

    市发改委一级调研员方建新认为,总体上看,10%的增速处于正常区间。而增速落后于全省的主要原因是,去年三季度的增速回升较快,基数增大,实际增长情况基本与上半年相同。

    面对原材料价格畸高、缺芯等多重挑战,宁波工业顶住压力,表现出强劲的韧性和增长动力。宁波前三季度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498.8亿元,同比增长15.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

    方建新认为,这是前三季度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的确,宁波规上工业增加值放至全国同样“耀眼”。根据已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武汉排在首位,同比增长17.9%;大连(16.1%)、厦门(15.7%)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宁波(15%)排名第四位。其后依次是沈阳(13%)、杭州(12.7%)、成都(12.3%)、南京(12%)、青岛(11.3%)、广州(10.3%)。

    而且,宁波新兴动能加速成长,推动经济增长活力和韧劲的作用明显增强。前三季度,我市规上工业人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健康制造业分别增长28.8%、24.7%、19%、18.2%,比全省平均值分别高8.6、10.9、0.1、3.5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宁波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2家,占全国总量的3.82%,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

    不过,方建新表示,宁波工业企业应抱有忧患意识。“虽然今年工业企业订单较多、生产任务饱满,但由于原材料、能源价格快速上涨,国际海运价格暴涨5-10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实际利润缩水。加上近期用电限制,工业企业的生存状态并不理想,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宁波是工业大市,前三季度,宁波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8%。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一半以上。

    受缺芯影响,前三季度,我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比上半年回落6.6个百分点,与上半年相比少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个百分点。

    缺芯对我市的影响远远大于省内其他地区。缺芯还蔓延至家电、通信电子等行业。

    而我市另一大重点行业石油加工业,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和企业停产检修影响,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下降2.6%,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2个百分点。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对实体经济的各项纾困解难措施不断显效,前期损失有望在四季度得到弥补,全年经济有望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