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甬籍院士增至120人 3位宁波新晋院士有多牛?

马余强

    记者 吴正彬

    核心提示

    随着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甬籍院士也增至120位。今年新增的两位甬籍院士,分别为马余强、李骏,两人都当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外,今年还有一位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应汉杰,虽然不是甬籍,却在宁波出生、长大,与宁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宁波再出“一门双院士”

    马余强于1964年出生在余姚市鹿亭乡晓云村,理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物理学与化学和生命科学交叉的软凝聚态物理领域研究,发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论文两百余篇,并主持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

    据了解,马余强高考那年被宁波师院录取,毕业后留校任教,此后攻读硕士、博士。他1995年被聘为南大物理学教授,1999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而早在2017年,马余强的兄弟马余刚就已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出生于1968年,核物理学家,现为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特聘教授。1982年9月至1985年6月,马余刚就读于余姚八中(原梁弄中学),本科就读于杭州大学物理系,后被免试推荐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读硕士,又进入中科院原子核研究所读博士。1994年,26岁的他被破格升为中科院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此前,祖籍为宁波镇海的杨福愉、杨福家兄弟,成为了宁波第一对“兄弟院士”。而马余强、马余刚兄弟则成为了宁波第二对“兄弟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杨福愉、杨福家兄弟与马余强、马余刚兄弟当选的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对兄弟中,哥哥与哥哥、弟弟与弟弟的研究领域,也存在不少相似之处。

    1927年出生的杨福愉是生物化学学家,长期从事生物膜的研究工作;而1936年出生的杨福家则是核物理学家,曾领导、组织并基本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在中国国内开创离子束分析研究领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