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华良 通讯员 王礼中 本报讯 “眼下本地毛笋还未上市,市场销售的大多数毛笋来自福建,吃起来口味不太好。”一位姓张的市民昨天在买菜时如是说。 昨天上午,记者先后到奉中、大桥、庄山和农批市场一探究竟,发现市场供应的本地毛笋寥寥。市场上的毛笋根部很大,笋壳又厚,每公斤价格14至16元不等。大桥市场销售毛笋的一位摊贩告诉记者:“现在本地毛笋只有零星上市,市场供应的毛笋基本上都来自福建。” 市民何时能吃到正宗的本地毛笋。记者采访了区林特总站首席竹笋专家陈志平。陈志平介绍,全区拥有毛竹山面积24万亩,今年大年毛竹山主要分布在萧王庙棠云、溪口石门、大堰大公岙和尚田楼岩等地,面积在12万亩左右。“根据以往经验,我区毛笋一般在3月20日前后上市,4月大量上市,市民要吃到本地毛笋还要再等半个多月。”陈志平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