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萧王庙街道林家村和溪口镇新建村,是我区远近闻名的桃花观赏区,为了方便游客去看桃花,2016年3月,我区整合了溪口、萧王庙两个镇(街道)16个村,规划设计了“桃花盛开”风景线。 “桃花盛开”风景线东起“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滕头村,西接溪口镇溪南停车场,包括车行线和慢行线。车行线主要沿城市道路行进,全长18.75公里,慢行线主要沿乡间道路和滨水道路行进,全长23.40公里。这里不仅有“十里”灼灼桃花,溪口—滕头5A级风景区,还有萧王古庙、螺星石塔等历史底蕴深厚的遗存。就请读者朋友随记者一起去桃花盛开的地方,欣赏美丽风景线吧—— 在那“桃花盛开”的风景线上 本周二下午,记者来到了滕头村,体验“桃花盛开”风景线的美丽风光。滕头村是“桃花盛开”风景线的起点,也是整条风景线11个驿站里的一个二级驿站站点。驿站门口5个醒目的人形骑车雕塑,示意着“桃花盛开”风景线不仅有一条可供游客驱车赏景的车行线,也有一条专供骑行者行驶的赏景慢行线。 这是一条以绿色为主体,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依托现有的山体、水系、绿地和道路,将风景线培育与生态控制线保护、河流整治和公园建设结合起来的风景线,随处可见秀美的自然风光。 骑车从滕头村驿站出发,沿着滕头村外景区道路一路向前。骑行的路上,外婆溪粼粼的微波、声声船橹声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田园野趣;2000多亩的花木基地也用茶花的艳、玉兰的纯,还有不知名小野花的趣,陪伴着我们赏景的步伐;四明路作为串联溪口—滕头两大旅游景区的重要通道,沿线更有芋艿、水蜜桃等培育基地可供观赏采摘。 路过塘塆村,就到了后竺村。沿着后竺村的滨江道路骑行,可将剡江的秀丽江景尽收眼底。剡江是奉化三大江流之一,发源于四明山东麓的秀尖山,干流长98公里,是奉化、宁波两地自来水厂的取水之地,流经后竺村的剡江段是其流域面积最开阔的部分,也是风景最秀丽的河段。夕阳西下,静候鱼儿上钩的垂钓人慵懒地靠在栏杆上,微风拂过,荡起了河面上的鱼标,也惊到了懒散的垂钓者,好一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春日垂钓图。 看完江景,必须到“青云古村”走一遭。青云村因“联步青云坊”得名,是具有近千年历史的文化名村。古村区现有传统古建筑保存数量庞大,保存完好的民居有三茂阊门、大茂房、汤房阊门、杨家阊门等20余处。大片的清末民国时期风格的建筑群,让人不禁想“梦回民国”一番。 作为一条以桃花为韵、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风景线,“桃花盛开”风景线里必不可少的就是桃花。从牌亭到慈林,连绵不断的桃花就这样依坡而起,遍地开花。“天下第一桃园”林家村的桃林更是美得惊心动魄,用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怒放的灼灼桃花、凋谢的漫天桃花瓣,带给你十里桃林里的“三生三世桃花劫”。“桃花盛开”风景线还用“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的涛涛竹海,配合着泉溪江的潺潺流水声,给我们弹奏了一曲快意人生的箫曲。 乌石弄水库边的“多彩公路”将车行线和慢性线结合在了一起。道路边大红色的塑胶跑道,也不失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穿过新建成的赏花通道,不必去溪口镇大绕圈子,就可以去新建村看看“世界桃街”。 “桃花盛开”风景线景色,处处不一,季季不同。作为一道以乡村为基础、与生态人居建设相结合的风景线,这里既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自然美景,也有历史底蕴深厚的萧王古庙、青云古村、螺星石塔和民国大杂院等遗存,是一条可选段赏景的综合性道路。 各方协力成功打造 据记者了解,2016年3月,我区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总体部署,针对区域特色,委托熟悉基本情况的奉化区规划设计院编制风景线专项规划。在通盘考虑了萧王庙和溪口两个镇(街道)16村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活动现状、文化铺垫等方面后,最终提炼、明确了“桃花盛开”作为该条风景线路的核心主题。 规划编制单位多次实地调研,全面深入了解这一区块的道路现状、环境特征和村庄条件等,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了“桃花盛开”风景线的基础条件和特色元素。一是路美人多,四明路是串联溪口—滕头两大旅游景区的重要通道,道路等级较高,游客量逐年增大。二是产业丰富,沿线有芋艿、水蜜桃、雷竹三大基地。三是历史底蕴深厚,有萧王古庙、青云古村、螺星石塔和民国大杂院等遗存。四是文化活动频繁,“海峡两岸马拉松”“桃花笔会”“萧王庙会”每年举办,为风景线带来了更广的知名度和更高的人气。之后历时6个月,两次调整线路,最终在2016年9月份,确定了“桃花盛开”风景线的最后方案。 风景线里既有以滕头为代表的生态型村庄,以林家、新建为代表的景观型村庄,也有以青云为代表的古韵型村庄。风景线作为城与乡的“纽带”,连接着华灯璀璨的城市中心区,也展现着小桥流水的美态。如何在美丽风景线的建设中,既提升乡村品质,又凸显人文魅力,就成了最关键的问题。 据记者从萧王庙街道办事处了解到,为了完善“桃花盛开”风景线道路的建设,后竺村在2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涉及拆迁52户农户的协议签订工作。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还对道路两侧的40余间房屋进行加固和屋面翻新,统一了外立面样式,塑造了“桃花盛开”风景线独特的形象。 青云村更是委托同济大学编制了《奉化区青云村保护和利用规划》,以22处文物保护点为载体,全力推进青云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建设,采取个人出资与村里补助相结合的方式,投资1000多万元,修缮古建筑6万余平方米,已基本形成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历史文化古村落。村里还启动了全村线路“上改下”工程。如今,村里120余根电线杆消失了,“蛛蛛网”现象不见了,所有线路实现了地下走,整个村庄也更为整洁了。 整条“桃花盛开”风景线更是规划设立了多个驿站,其中溪口旅游集散中心为一级驿站,乌石弄水库、林家村、滕头村各有一个二级驿站。目前,滕头村的驿站已经开始营业,可提供自行车租用服务。萧王庙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介绍,日后会根据人流量及时调整驿站位置,同时也会提升驿站的服务品质,比如会开通自行车停放服务,或者提供土特产、糕点售卖服务等,争取为游客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目前“桃花盛开”风景线既定的32个风景线建设项目绝大多数已经完工,溪口旅游专线新建—基督教堂段正加快建设,在继续做好内侧挡墙砌筑和外侧河道整治基础上,重点做好路面清理压平工作,并于今天前完成路面山沙铺设工作,为山地马拉松赛事做好准备。此外,为提升沿线景观,相关镇、街道在原有标牌基础上增设了“青云古村”“萧王古庙”“芋园基地”“螺星石塔”“世界桃街”等“桃韵十景”指示牌,区水利局对慢行线(云集路至弥勒大道段)开展了路面平整和绿化美化,成效明显。 风景线带旺人气财气 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将带给“桃花盛开”风景线超高的人气。3月19日,在桃花盛开期间,海峡两岸马拉松爱好者将从溪口主会场出发,穿越新建桃林、林家桃园、青云古村、滕头景区等地,在桃园古村美景中越野比赛。一位在乌石弄水库附近的赏花通道上进行训练和熟悉场地的市民康女士告诉记者,在溪口、新建、林家、滕头这么美的地方参加马拉松,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她也表示,赛后有机会一定会再来这条风景线上感受一下骑行赏景的乐趣。 3月25日“宁波湾 桃花源”音乐节,将在萧王庙街道集结老歌翻唱歌手,演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与桃花相关的歌曲;桃花盛开期间,还会有外国友人齐聚林家、新建、滕头景区,参与朗诵桃花诗歌、名家桃园作画、桃园舞龙等活动…… 人气旺,财气才能旺。拿新建村为例,近两年,新建村在桃花的基础上,又先后开发种植了红梅、格桑花、油菜花等观赏性花木和作物,名气不断远扬。观赏性花卉植物没有破坏农用地的性质,而且投入较少,短期内能吸引大量的客流量。 对于村民来说,“花海经济”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增加了收入。原先摆摊卖农副产品,村民还不好意思,以毛笋为例,卖给笋贩子,每公斤才16元,现在赏花路线边摆摊,每公斤能卖到26元,而且往往还供不应求。村民唐阿国在梅花的20天花期里,靠在路边销售芋艿头等农副产品,收入近万元。 今年在梅花之后,新建120亩的油菜花田又刷爆了众多市民的朋友圈。村党支部书记唐敦大告诉记者,去年,村里在梅花和桃花的基础上,花30万元建设了120多亩的格桑花花海,吸引了众多游客在6-8月份的盛花期前来观光,带动了村里农副产品的销售,也让村民尝到了“花海经济”带来的利益。“虽然村民能通过出售农产品等获得利益,但对村集体来说,30多万元的投入只带来了名气,村集体收入并未增加。”唐敦大说,今年,村里综合各方面因素,在梅花和桃花的“空窗期间”,尝试将这120多亩地分给村民种植油菜花,并给予一定补助,用去年1/3的钱建设了一片花海。“接下来,还计划在山上种植未嫁接过的杜鹃花,因为这种花花期长,成片的话也非常好看。”他们的目标是让新建村至少在8个月中能够有花可赏。让“一季游”变为“常年游”,持续地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林家王家山桃园 剡江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