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志芳 万丈梅峰斧削成, 蹁跹飞舞势亭亭。 相迎相揖无他意, 永与仙家作画屏。 ——上山十景诗《梅峰前舞》 假日期间,与就读初中的孙子阅读由陈黎明、王昌华主编的《奉化村景诗词选》,兴志勃发,感到虽是古时奉化村景诗词,记载的是几十年、上百年前的事物,却与现实正在创建的“健康美丽新城区”的主题丝丝相扣、一脉相承。无论是溪口十景诗、栖霞八景诗、楼隘村景诗,还是舒家村广平内八咏、龟洲竹枝词、剡东邬村十景诗,都向我们展现了旧时乡村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纯朴的农居生活,诗词蕴含的感情真挚、哲理丰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千余首与当今最美城区、最美乡村遥相呼应、交相辉映的诗词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呈现和凝聚了厚重文化底蕴、深刻人生哲理和宝贵生态警示的当代价值。 厚重的文化底蕴。长达1200多年跨度的《奉化村景诗词选》是奉化籍秀才、塾师、名贤、高士怀着对家乡的热爱眷恋之情,对奉化清溪、秀峰、翠林和寺庙、亭台、桥廊等自然与人文景观及村民耕读传家生活的述景叙怀、讴歌赞美。色彩缤纷的优秀诗赋使奉川大地山水增色、人文彰显。溪口剡源九曲、莼湖镇桐坡十景、大堰大万竹八景、锦屏西圃八咏、萧王庙湖澜十景等,不但展示奉川的秀丽风光,更是对千百年来家族、宗教、教育、人古等诸多文化元素的提炼和概括。这些村景诗词根植于乡土,根植于生活,凝结着诗人们的乡土情愫。 奉化历代先辈在学习、生活、交游等过程中,对家乡一草一木触景生情,即景赋诗,龙津渡、状元坊、法华寺等许多湮没在历史云烟深处的古迹,重现如新、历历在目,并借由诗句给人以无限遐想。这些诗歌风格古朴自然,语言生动优美,以内容的丰富性、地域的广泛性、手法的多样性,洋溢着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读来回味隽永,且洗涤心灵,让我们远离尘嚣,回归自然。 诗人们描绘的一幅幅意蕴深厚、风光秀美的山水画卷,呈现给了后人旧时乡邑的社会、自然风貌。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不少景观由于自然变迁或人为毁坏,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遭到损毁。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迅猛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古时不少人文景观遭到较大程度的损坏,这给正在努力创建生态文明、绿色社会的我们以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