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A4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3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校园周边“五毛食品”泛滥,你如何看?

    最近,一些破损溢油的小包辣条、傍名牌的山寨食品,甚至过期食品大量流入农村小卖部,而且堂而皇之地进入农村校园。这些被称为“五毛食品”的廉价小吃,大多没有正规的生产厂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却深受孩子们的热捧。对于农村校园周边“五毛食品”泛滥的现象,你是怎么看呢?

    􀴁本期主持:景小芳

    口腹之欲 童年回忆

    @KITTY:记得以前铃声一响,同学们就像脱缰的小野马,攥着手里的几个硬币,涌进那不足15平方米的小卖部。放学了,校门口又能见到摆满油炸串串、奶茶的流动摊,小孩子拒绝不了“琳琅满目”而且“油香扑鼻”的小零食。

    @王嘉琦:对于80后90后来说,像5毛钱一袋的辣条可谓“殿堂级”零食!到了今天,升级版辣条还传到了海外,并且成为了“奢侈品”。例如在美国,10包辣条要卖12美元,价格飞涨十几倍。你可以不玩魂斗罗,你可以不逃课,你可以没有玩具,但是,没有吃过零食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XaoZh:说实在,吃了20年也没事,什么“香菇肥牛”“臭干子”“唐僧肉”“辣条”“小鸡炖蘑菇”“麻辣串”都是我的最爱……我估计有些添加剂也是一分钱一分量,这么廉价的食品放太多添加剂不是亏大了吗?况且小时候根本不管什么添加剂、致癌物,只要包装漂亮、口味鲜美就行了。

    @没有可乐我要死了:我今年28岁,小时候吃过这种食品不止30种,最喜欢吃辣条。但我妈不准我吃,我就偷偷吃,嘿嘿。你要想呀,要是身边同学手上都是辣条、干脆面,而我手里却拿着奥利奥,感觉也不太合群呀!

    利益驱使 监管不力

    @盐津小厦:这是城乡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个“缺口”。虽说有检查监管,也收到一些效果,但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人看到食品安全委员会去检查了,就想方设法逃避,等风头一过就可能又会销售。农村市场很大,监管人员少,又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因此要通过建立严格的问责追惩机制、强化对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等措施来加以解决。

    @淤鱼与煜:我自己就是一名农村小学老师,经常看到学生吃这些不卫生的零食,尽管学校明令禁止,平时也开展食品安全教育,然而效果并不理想。更加让人不解的是,学校旁边的那些商家还会找上门来,责怪学校断了他们的收入!商家在利益驱使之下,往往想尽办法钻漏洞,让监管难上加难。

    @飞翔吧521:我好像就是受害者,患有慢性病。这些劣质的“五毛食品”入侵农村校园,与农村学生低消费相匹配,更与各方监管不力有关。面对无孔不入的劣质小零食,家长无暇管,学校无力管,执法部门无意管,置孩子于窘境之中。

    @摄魂魔:我认为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消费者的教育宣传。眼下,农村剩下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本来就很艰辛了。他们没有条件和意识去辨别这些东西的真伪,长期下去,会对身体产生严重后果。

    培养自控力 选择健康零食

    @我是舟大宝:之前看到一则新闻,说有3个10岁左右的深圳孩童吃完劣质辣条后,先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想想孩子的成长就这么几年,因为从小对食品方面的疏忽,而导致身体损伤无法恢复,甚至失去生命,着实令人心痛。因此加强疏导,培养他们的自控力是教育的关键,也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DYHYZAJ:我是过来人,明白自己孩子的想法,“三令五申”式的教育可能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更何况很多大人自己都做不到这点。如果说有这样一种小零食可以做到既能满足味蕾的享受,又能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我想那会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走啊走啊:各县(市、区)的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采取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师生普及和宣传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师生自我防范和消费维权意识,教育他们远离不健康食品,让“五毛食品”无市场。

    @好好先生:我是个儿科医生,经常碰到吃坏肚子的孩子来医院就诊。由于儿童新陈代谢较成人快,建议家长可在两餐之间准备一些营养健康的零食,比如水果、蛋糕、坚果、肉松、牛肉干等,就会起到防止饥饿和增加营养的作用,也不会出现影响正餐进食的情况。但切忌让零食喧宾夺主而打乱消化功能。

    编后: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学生的食品安全更甚,更应该严格监管。我们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充分保护,孩子们的童年不再被劣质的“五毛食品”包围,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天然、幸福的童年味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