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寒食好,春来百花开。转眼又到一年清明扫墓时,扫墓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扫墓的方式也受到传统历史的影响,眼下还有不少人会选择放鞭炮,烧纸钱、经文等。但这种传统的扫墓方式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不但会产生各种垃圾,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而且一不小心还会引发火灾等。那么如何改变扫墓陋习,倡导文明墓扫呢?本期民生会客厅,让我们一起关注文明扫墓。 主持人:康新欣 本期嘉宾: 袁峰 奉化区殡葬管理所所长 周博君 区消防大队参谋 蓝天白云 网友 “民生会客厅”交流平台:QQ群(日报民生会客厅) 64640581 热线电话 88987777 88974599 扫墓仍以传统方式为主 主持人:近年来市民扫墓方式如何?殡葬管理所为推进文明祭扫做了哪些工作? 袁峰:清明3天假期是祭扫客流比较集中的时候。今年从上周开始,已经有市民陆陆续续到各墓园扫墓,错峰祭扫的特征比较明显。此外,得益于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的协力保障,目前,市民祭扫总体平稳有序,无安全事故发生。 文明祭扫,是指在扫墓过程中杜绝点香烧纸、燃放鞭炮、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网络祭扫等方式缅怀故人,这样既不污染环境,又能充分表达对先人的思念,是最好的扫墓方式。 近年来,清明节期间,我们不但制止墓园周边商贩售卖冥钱纸币、锡箔元宝等,而且在各镇(街道)、重点村沿线路口,公墓地等悬挂横幅,利用镇(街道)文化中心、休闲广场上的LED宣传屏和当地新闻媒体,不定时播放宣传标语和相关政策,同时还分发殡葬宣传手册给市民,推进文明祭扫新风。虽然现在传统方式仍占据主流,但低碳环保的祭扫方式已慢慢被一部分人所接受,如今烧纸扎用品、放鞭炮等陋习在各个墓园大大减少,选择用鲜花代替鞭炮、纸钱的扫墓人数较往年明显增长,扫墓的文明环保程度有所提升。 推进文明祭扫任重道远 主持人:目前推进文明祭扫还存在哪些问题? 袁峰:中国人对于传统习俗“祭祖”有根深蒂固的观念,一些群众的殡葬改革意识还比较淡薄,文明祭扫的新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封建迷信思想和“薄养厚葬、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祭祀活动中烧冥钱纸币、纸扎祭祀品、锡箔元宝等现象依然存在。 周博君:在山上或其他场所进行扫墓祭祀时,部分市民会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缺少防范意识。春季天气干燥,不小心就会引发火灾。去年清明节期间,消防大队共接警出警20起,其中火灾2起,未成灾火警14起。 蓝天白云:我们家每年祭祖都是家里的长辈一手操办,老一辈的人思想封建,扫墓时给先人烧纸钱、经文这些是少不了的。而且在扫墓前一个礼拜就开始念经准备这些东西,在老人眼里还是很重视的。我也劝过长辈没必要,但是他们基本不听劝。看来,文明祭扫很难一蹴而就,需要大家长时间努力。 文明祭扫需共同努力 主持人:作为普通市民,如何为文明扫墓出力? 袁峰:市民可从多方面参与文明扫墓,如低碳出行。开车祭祖既给交通带来压力,又污染环境,我们建议市民尽量步行、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碳排放。其次,祭扫时摒弃封建陋习的祭奠方式,不放鞭炮,不燃烧东西,提倡鲜花祭奠、网上祭奠、公祭悼念、家庭追思等方式,用健康文明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周博君:我们倡导市民以鲜花、网络、家庭追思会等健康文明的形式进行祭扫。如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活动。市民如需烧纸,烧纸前应尽量清理干净燃烧点周围的枯枝落叶等可燃物,在事先圈定好的阻燃围栏、挖好的深坑或自带的桶、盆中进行。待烧完纸钱后,一定要将燃灰清理干净,以免死灰复燃,引发火灾。 蓝天白云:每逢清明节,都能看到文明祭扫的宣传,但是真正落实的不多,毕竟是沿袭了上百年的传统,一时之间难以改正。真正做到文明祭扫,需要我们每个市民共同努力,尤其是年轻人,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通过年轻人对长辈的科普宣传,相信大家都能逐渐接受。 编后:清明将至,祭奠先人固然重要,但是保护环境、注意安全也同样重要,切忌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文明祭扫,需要从身边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相信经过全社会的努力,文明祭扫的理念和做法,终将深入人心,见于行动。 今日 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