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A7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02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碳卫星升空“百天”

核心载荷工作状态良好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我国首颗“碳卫星”升空已100天,从其携带的核心载荷二氧化碳探测仪传回数据来看,工作状态稳定良好。科研人员称,我国未来将可能发射更多卫星监测温室气体排放。

    2016年12月2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上搭载的重要载荷之一,是一台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该仪器由长春光机所科研团队研制,主要用于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当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并被地表反射出颜色时,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分子将对太阳光谱进行不同程度吸收,而探测仪正是通过对这些“颜色”进行准确测量,反推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数据。

    据专家介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超过百万分之四,仪器就会警觉发现。因此碳卫星属于看颜色识浓度的“千里眼”和“最强大脑”。

    项目负责人、长春光机所研究员郑玉权告诉记者,从反馈数据来看,设备运行状况良好,目前已能非常精确地探测到氧气、二氧化碳精细的吸收光谱,从精细程度来看,与国际公认最前沿的美国碳卫星得出的数据基本匹配。

    郑玉权说,碳卫星是我国在监测温室排放上迈出的第一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监测温室气体的卫星升空,让我国在全球二氧化碳监测上拥有更大话语权,不断增添我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科技职责分量。

    新华社长春4月1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