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沈荣泉 在西坞街道雷山村,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位戴眼镜的年轻女子,她不是在召集村民开夜会,就是到村民家走访,一年多时间来,她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 这就是西坞街道妇女干部、雷山村挂职书记徐葵玉。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她,1年多来,已策划并亲自跑腿,为雷山村引进漂流、自行车道、游泳池、水溻地古村开发、攀岩等一个个项目,为该村的未来勾勒了一幅新的发展蓝图。近段时间,她又在琢磨着村里能不能引进“露营基地”这样一个项目…… 去年立春,徐葵玉根据组织安排,到雷山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刚进村,她就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民情,利用休息时间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心谈心,结合“两学一做”,组织党员加强学习,组织村两委会及党员到青云、岩头等村学习交流,向金峨村等邻村取经,建起村干部微信群,健全各项制度,增强村班子的活力和凝聚力。 徐葵玉与村干部“约法四章”:团结协作不拆台,工作积极不懈怠,处事公道不偏向,双带致富不懒惰。随即全面深化党员干部“五带头”活动,即推动党组织思想建设、服务能力、发展水平、党员素质、群众满意度“五提升”。同时,为提升村民素质,她还整理编印《村民文明手册》,指导村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出“文明村民”“模范家庭”“支持雷山村发展先进个人”等各项评选活动,让雷山村充满正能量。 徐葵玉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特别是财务问题,更是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坚持按原则按制度办事。“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这是不少群众对她的中肯评价。 “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三天的活儿一天干,成了第一书记徐葵玉工作的常态。”该村一位村干部如是说。 通过徐葵玉的言教身传,雷山村的班子成员中形成了工作不推诿、敢担当、干实事的良好作风,出现了一批能干事、敢干事、想干事、会干事的村干部。 一心一意 为村里办实事 近年来,随着政府开发力度的加大,金溪河上流的两岸成了项目投资的热土。在项目建设推进中,村里的个别“钉子户”咬住历史遗留问题不放。为解决这个难题,徐葵玉意识到,仅仅依法来处理,缺少人情的柔韧性,问题很难圆满解决。于是,她最终采取的是以心去感化“钉子户”,一次次上门做工作,用情去打动,有时尽管常常是“热面孔贴冷屁股”,但她不介意。“只要自己以真情去对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将会化解他心上的‘疙瘩’,哪怕心中是一块坚冰也会被融化,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徐葵玉说。她就是运用这种方法,村里污水处理工程的遗留问题、土地征用问题、工程欠款问题等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 在水利项目建设中,金溪河整治需要500多万元的资金,但到位资金只有300万元,这么大资金缺口,一时间无法填补,后经徐葵玉的多方奔走,资金缺口问题也得到如愿解决。 就这样,困难一个个得到了克服,问题一个个得到了解决。 挖掘资源 引入发展的活水 “我虽然在西坞街道工作了22年,但以前对雷山村的资源情况了解得不多,只知雷山村由原来的三行政村合并,集体经济收入少。进村摸底后,才发现该村确是山清水秀,历史底蕴浓厚,古迹保存完整。”徐葵玉告诉笔者,村民的收入以种植花木为主,而现在的花木已走下坡路,单一的种植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把村里的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活水源,是她要做的一件最为重要的事。 1年多来,徐葵玉借助该街道发展乡村旅游的东风,根据村庄现状,引进同济大学的专家团队,在村民共同参与下,设计出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恢复了古屋、古庙、古道、古池原貌,成功申报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且被列入为奉化区乡愁经济试点村。今年初还挖掘出狮子山这个攀岩地,并正在进行路径、活动场所的整理。目前,该村正在美化金溪河,实现“人在岸上行,船在水上漂,岸上有花香,水中有鱼游”的乡村旅游风貌。徐葵玉说,下步将继续亮化村庄,通过以“活水串三村,乡情系一心”主题,在老屋修缮的基础上复兴村庄文化,承续地方精神。 活跃生活 创立农民艺术团 村容村貌变了,班子队伍活了,村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热情也更高涨了。徐葵玉把村里文艺骨干组织起来,成立雷山村农民艺术团。昔日足不出户、整天围着灶台转的农村妇女,如今也穿起戏服演绎新的生活。 和村民在一起的时间呆多了,徐葵玉的脸变黑了,皮肤变粗糙了,连说话也变得越来越“土”了。有人觉得她辛苦,徐葵玉却说:“我是雷山村第一书记,又是雷山村一份子,为了让雷山村更加美丽、和谐,再苦再累也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