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至19日,区委、区政府举行2017年全国文学名家走进“桃花盛开的地方(奉化)”系列活动。1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作家、国内文学名刊的主编走进奉化,先后举行文学名家改稿点评会暨名师带徒结对仪式,文学名家赴大堰、溪口等地开展采风活动,并组织文学讲座,为奉化的本土作家及文学爱好者献上了一场文学盛宴。当然,全国文学名家走进奉化系列活动,其意义远不止此,甚至也不止于借名家之生花妙笔让奉化之美再添华章,而是主要借助文学名家之力,助奉化文学再上一个新台阶,传播更广、影响更大。 ■奉化文坛自古名人辈出 近年文学创作态势良好 奉化自然风光秀美多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五六千年之前,先民们就在此繁衍生息,孕育了名山后文化;距今4200年前后,建立了名动中原的堇子国。奉化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文坛自然也不例外,林逋、戴表元、王任叔等蜚声文坛。仅以唐朝为例,据我区著名乡土诗人原杰介绍,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的《唐诗人占籍考》(收录于《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里面提到活跃于唐代的诗人,明州(余姚郡,今宁波)共有6人,其中奉化就占了4人,他们是邢允中、释宗亮、孙郃、释契此。 进入当代以来,奉化作家的作品多次登上国内各大著名文学名刊,并在各级各类文学专业奖项中折桂。特别是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围绕“出作品、出人才”这一目标,不断加大对包括文学在内的文艺创作的扶持和奖励力度,使我区文学创作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近年来公开出版了《奉化文丛》《奉化印象》《溪口品读》等30多部文学著作。奉化文学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为党委政府重大主题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 奉化文学成绩的取得,除了党委政府的重视和作家自身的努力,与近几年来区文联、作协始终坚持做好“三个一”,发掘培养文学人才、鼓励创作文学精品分不开:坚守一个阵地。奉化文联创办的文艺内刊《雪窦山》自2006年复刊以来,始终将之作为培养文学新人、展示奉化文学创作成果的主阵地加以精耕细作,力求推出奉化文学最新最好的作品,并培养了不少文学新人。打造一个平台。区作协以设立在县江之畔的三味书店中的“文学沙龙”为平台,聚集奉化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或点评文学作品,或探讨创作经验,或邀请名家上课。每月一次的文学沙龙,由区作协主席沈潇潇坐镇主持,并邀请王家新、荣荣、谢志强等多名省内外文学名家走进沙龙,形成了较为浓厚的文学氛围。设置一个奖项。除政府文艺奖之外,2013年起,经由三味书店提议,奉化作协与三味书店合作设立了“三味文学奖”,每年度对作协会员的作品进行评选和颁奖,对优秀文艺作品和创作人才进行扶持奖励。 经过数年来的坚持和努力,目前我区已经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年龄梯队较为合理的文学创作队伍。老作家笔耕不辍,文学新人不断涌现。特别是近年新引进的作家高鹏程,其诗文见于《人民文学》《诗刊》《天涯》《星星》《北京文学》等国内文学名刊,是浙江青年文学之星,曾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新人奖、第四届红高粱诗歌奖、第三届国际华文诗歌奖一等奖,两届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等奖项,为奉化文学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鲶鱼效应。 ■全国文学名家走进奉化 精准把脉我区文坛发展 3月17日至19日,宗仁发、刘立云等1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大咖走进奉化。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先后举行文学名家改稿点评会暨名师带徒结对仪式,文学名家赴大堰、溪口等地开展采风活动,并组织文学讲座,对奉化文坛的发展精准把脉,建言献策。 文学名家改稿点评会暨名师带徒结对仪式是这次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在17日下午的带徒结对仪式上,葛一敏、何子英等12位全国文学名家与我区12位中青年作家 “一对一”师徒结对,进行为期两年的文学创作指导。《作家》杂志社主编、著名诗人宗仁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家是可以培养的。一名作家要想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就,固然主要靠他们自身努力,但对于普通作者来说,有时对自己的作品把握不准,这时有著名作家给予指导,无疑会令其获益良多。奉化这次举行的文学名家带徒结对的活动很务实,对青年作家创作水平的提高将会很有帮助。 在谈到对青年作家的培养时,宗仁发说,天赋、才气都是写作必备的条件,但对生活的观察、积累乃至把它们有效地转化为作品,这对作家也是考验,青年作家还是应该多做些生活的储备。宗仁发说,这是他第三次来奉化,通过接触和了解,并通过阅读和修改奉化青年作家的作品,他觉得奉化青年作家这支队伍很整齐,创作状态非常好,诗歌、小说、散文等方面都有一些有潜力的年轻人。他寄语奉化青年作家要有自信,树立更高的志向,在创作上要敢于形成自己的风格,使自己创作的作品有很高的辨别度。 3月18日、19日,全国文学名家先后赴大堰、溪口等地采访,奉化的秀美山河和深厚的历史人文沉淀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十月》编辑、著名诗人谷禾创作了《在岩头村》《去西畈村看油菜花》《溪口街头遇雨》等诗作,并于20日发表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 在活动期间,不少文学名家接受记者的采访,畅谈对奉化的感受和对奉化文学创作的建议。《散文选刊》主编、著名作家葛一敏说,奉化在全国名气很大,如蒋氏故里、奉化桃花。到了奉化后,发觉除了这些,奉化还有很多打动人的地方。葛一敏说文学名家改稿会这个形式很好,不同的刊物、不同的编辑,对作家的作品进行点评,使作家得到的启发也更多。在谈到散文写作时,她说,散文是小在文坛,大在社会。散文是推动社会进步、改造时代文风的最直接有力的武器。散文容易写,写好不容易,希望奉化的青年作家能多写一些散文,今后能出有影响力的散文大家。 《诗刊》主编助理、著名诗人刘立云说,奉化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文学创作工作,这次把全国各地著名文学刊物的主编和编辑邀请来,对提高奉化的文学创作很有好处。《解放军文艺》主编、著名诗人姜念光是第一次来奉化。他说,奉化自然风光优美,同时经济也比较发达,几天下来,总体上感觉奉化祥和、宁静、欢乐。奉化文学有基础,水平挺高,建议奉化文学也要像桃花一样,要走出去多搞活动和推介。 我区青年作家、省作协会员陈峰是这次参加结对的12名徒弟之一。陈峰从小酷爱文学,著有散文集《峰回路转》。她说,通过此次的名师结对活动,希冀自己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能走得更远。 ■期待奉化文学走向全国 更好记录讴歌时代变迁 文学是一个城市品位和软实力的体现。奉化撤市设区后,对文学创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区文联出台了《奉化区文艺精品三年创作计划》,对2017-2019年包括文学在内的我区文艺创作作了规划、定了目标。全国文学名家走进奉化,助力奉化文学走向全国,从而更好地记录和讴歌时代变迁,是我区举办这次文学名家系列活动的初衷。 宁波市作协主席、《文学港》主编荣荣对奉化的文学创作现状评价很高。她说,奉化的作家队伍相对整齐、比较有冲劲,奉化文学的综合实力在宁波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这次举办全国文学名家走进奉化系列活动,《诗刊》《作家》《江南》等国内著名文学刊物的主编、编辑在看了奉化一些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后,纷纷当场拍板录用,或回去后向主编推荐,对奉化青年作家是一次加油和鼓劲。同时,青年作家有了名师结对,有助于加深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提升其创作技能,进而促其不断超越自我,在文学创作领域获得新的建树。荣荣说,目前水蜜桃文化节已成为宣传奉化的一张名片,希望今后文学能成为奉化又一张靓丽名片,为宣传奉化、讴歌时代作出贡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这次全国文学名家走进奉化系列活动的18位文学大咖中,浙江作协诗歌创委会主任、国家一级作家柯平祖籍溪口镇岩头村。柯平表示,他愿意为奉化文学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柯平有意在奉化成立“柯平工作室”,在创作有关奉化题材的文艺作品的同时, 举办文艺(文学)和历史文化讲座,并将尽力向有关方面推荐奉化优秀文艺作品及人才。 文学名篇的生命力是永恒的。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这固然与其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有关,但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滕王阁序》《黄鹤楼》《岳阳楼记》等这些不朽文学名篇的流传而声名远扬。唐代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愿我们奉化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们把握时代的脉搏,倾听时代的呼声,耐得住寂寞,勤奋创作,在坚守文学“纯洁”的同时,找到与市场接轨的点,创作出适合大众口味、不媚俗的作品,并坚持用自己手中的笔,打造文学“精品”,从而更好地记录和讴歌时代,反映和宣传奉化人民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的伟大实践和可贵精神。 文学名家在常照村的红豆衫下合影 去西畈村看油菜花 在王鲲烈士纪念馆内题词 名师带徒结对仪式现场 参观湖边桥村 在岩头村采风
|